当前位置: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尊龙体育 » 婚礼婚庆 » 明朝婚礼视频

明朝婚礼视频-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发布时间: 2023-06-15 07:09:41

1、明代的结婚形式是怎样的?他们的“婚纱”是怎样的?

○庶人婚礼

《礼《礼》云:“婚礼下达。”则六礼之行,无贵贱一也。朱子《家礼》无问名、纳吉,止纳采、纳币、请期。洪武元年定制用之,下令禁指腹、割衫襟为亲者。凡庶人娶妇,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婚娶。婿常服,或假九品服,妇服花钗大袖。其纳采、纳币、请期,略仿品官之仪。有媒无宾,词亦稍异。亲迎前一日,女氏使人陈设于婿之寝室,俗谓之铺房。至若告词、醮戒、奠雁、合卺,并如品官仪。见祖祢舅姑,舅姑醴妇,亦略相准。

纳采:“其制,或为子聘妇,皆使媒氏通书。女氏如许之,择吉纳采。”,〈明史 志第三一·礼九〉表明定亲正式开始男方派傧相去女方家 正式求聘(求婚)。 仪程:那天,男方行家礼,告庙。宾者和媒人到女方家,主人降阶(出迎),对他们作揖,才可入。主人入门而右。宾者媒人(执雁者从)入门而左,站定,宾站在西,主人站在东,媒人站在宾者的南边,执雁者于北。中间放一桌,相互拜。起身,宾者从执雁者手里拿过雁,双手放于桌上。宾者对主人曰:“某以伉俪之重施于某,某率循典礼,谨使某纳采。”主婚者曰:“某之子弗娴姆训,既辱采择,敢不拜嘉。” 然后宾者问名,“将加卜筮,请问名。”主人曰:“某第几女,妻某氏出。” 〈明史 志第三一·礼九〉然后主人对宾者双手赠以庚贴,上写女子的字 第几女 年龄 父谁祖谁曾祖谁高祖谁母亲何人 作订亲的凭据,宾者双手接过。礼毕,宾者在前,然后媒人,主人在后送。 纳吉:就是进行占卜,看看婚姻吉不吉祥。 得吉兆,便再派使者向女家通报,主人谦让一番,只不过是形式了。 纳征:纳征就是送婚书和下聘。过几天,男方派使节来送纪念婚事成全的象征与信物,男方奉着聘印,聘宝(如同皇后的册宝印绶)聘册(印宝 既表明家里的掌权之物 相当于作为管理家庭内事的权柄 权利信物与男家的凭证 新娘凭此证正式确立地位 正式有了权利与表明正式被聘 正式被授权 册即聘立文书 算正式聘妇证明)前来,这样作为订婚的依据防止变卦 若要退婚 男方先还庚贴,女方然后还聘礼 聘钗,然后男方写休书给女方 请期:再过几天,男方派使节来到女方家请女方指定婚期,定下亲迎的日子。以上皆如前仪。我们今天可除亲迎外以上五者合并之。

2、在明朝的时候,都有哪些荒诞的婚姻习俗呢?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风格。在文化的表达上,很难坚持。在历史的选择上,不同的文化在主线的控制下会在外观上发生变化。婚礼和文化有风俗的关系。因为只有当世界认可并成为习惯的时候,文化才体现在这个习惯上。

如果只讲明朝的风俗,会导致史书枯燥。不如换个角度,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明朝婚礼的风俗背景。与现代观念对比分析后,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明朝的风俗特色。

1.结婚年龄太早了

在明朝的婚礼中,结婚年龄和生日首当其冲。因为在社会上层,为了防止意外,婚礼选择会在合适的年龄进行;但在传统的“多子多福”思想中,普通人都希望自己的后代快速繁衍,所以明朝的早婚年龄就成了一大特色。

到了明朝,男人16岁,女人14岁,就可以结婚了。相对于现在20岁的结婚年龄,明朝的结婚年龄真的太早了。到了初中的年纪,你的人生又要面对另一个伴侣了。对于自己对生活的认知,我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我需要先了解异性。从教育和生活的角度来说,过早结婚真的不容易,也不理智。

2.娶妻并非易事

除了明初结婚年龄之外,娶嫔妃的严格性也成为一大特色。古代史上公认男人娶小妾。为了满足人口的需求,娶几个女人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在古代,娶妾也是需要物质支持的。

到了明代,纳妾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比如妻子与妻子之间的不和谐,以及混乱的影响等等。,明朝的法律对纳妾做了更严格的规定。

“凡以妻为妾者,杖一百。老婆,老婆,职员九十,正确的说法是“官员娶音乐家为妻,职员六十,离婚”……在明朝法律中,娶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古代想娶嫔妃的愿望在明朝是无法实现的。

3.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当然,作为封建王朝,明代婚礼的主线离不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为在婚礼的选择上,古人认为独立选择婚姻往往与混乱联系在一起。为了防止乱象的发生,由父母和他人来规范是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

然而在今天的现代文明中,人性的进步和解放推翻了这种古老的约束。或许担忧是对的,但在自由选择的人性中,人类的文明和发展才能取得更好的进步。你不能总是带着恐惧拒绝大多数事情。因为在未知的事情上,只要你善于发现长远的价值,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

残留的影响

除了风俗上的仪式和明朝的特点,我们还能看到明朝婚俗的影子。但在两性的婚姻生活中,也有古代婚礼的负面影响。负面影响不是明朝独有的。在婚姻关系中,中国传统的固本思想成了最大的“罪魁祸首”。

1、婚姻中荒谬的事情

为了增加婚礼的喜庆程度,结婚是一件相对文明的事情。但在混乱中,人性的残酷和扭曲也有所体现。明朝为了防止结婚的影响,“新娘的衣服鞋子都是用线缝的,可能会导致超脱和混乱”。

所以结婚真的可以提高婚礼的喜庆气氛,但是野蛮行为真的是不允许的。婚礼前,做好礼仪的安排和准备,是处理过度婚姻的关键。当然,杜绝这种不文明行为也是一种智慧。

2.男尊女卑的狭隘思想

在明朝和古代历史上,只有男性可以写离婚证,而女性的离婚证是不被承认的。这就证明了在古代的婚姻生活中,男人优于女人。首先,在古代经济中,男性创造的价值高于女性。其次,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女性一直是男性生活的附庸。

在现代文明中,女性的权利和价值得到了极大地解放。然而,这种固化的古代思维仍然影响着现代生活。只有平等对待两性婚姻生活,才能获得合适的生活环境。因为知识的力量,人们有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

3.母凭子贵的传统观念

在古代传统家庭中,男性一直是家庭后代繁衍的关键。比如明廷太子之争,士大夫的宗族继承,都是以男性为主线。在族谱记载中,女性常随姓,男性有自己的名字。为了确保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妇女重视母亲的观念已经成为她们价值观的一种表现。

不过实际考虑,生男生女是很自然的。因为孩子,无论男女,都有自己的价值。只要你给他们无私的爱,孩子就会由衷地感受到,用感恩的心回报父母。而且随着女性权力的提升,母亲比孩子更珍贵的观念逐渐消散。

3、凤冠霞帔最为好看的明代,它的婚礼是怎样的?

一个朝代的婚礼往往最能代表当时的民俗与文化,通过婚礼服饰、礼仪的介绍,我们也能很好地进行感受。婚礼的流程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统称为“六礼”

中国历来为礼仪之邦,而婚礼对于家族子嗣的延续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婚礼也是中国家族仪礼中的最为重要的仪式。

在古代典章中规定,男子需要在夜晚八九点钟亲自去迎新娘,而夜晚八九点钟在古时候被称为“昏时”,所以也被称作昏礼,古时候的婚礼分为六个基本流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被统称为“六礼”,到了明代洪武年间,依据《朱子家礼》制定的婚礼仪程,规定男子婚配年龄为十六岁,女子婚配年龄为十四岁。

明朝的婚礼服饰,男子为九品官服;女子为凤冠霞帔。

新娘在天亮后要先拜见祖先牌位,在厅里设神位,设主婚拜位于东阶下背面,新郎拜位在后;设主妇拜位于西边台阶下,新娘拜位于后;亲属拜位,依次序分别立于主婚和主妇后面。

迎亲那日,新娘要早起沐浴更衣穿上礼服,主婚和主妇也要着盛服,赞礼带主婚到东阶下依次站好,带主妇到西阶下依次站好。

等亲戚和新郎新娘准备就位,赞礼唱再拜,平身;主婚以下都再拜,平身;赞礼将新娘领至院子中向北站好,引礼带主婚至东阶站好。然后到神位前,引礼唱跪,主婚跪下三上香,司香就奉香从左边给主婚,主婚三上香完毕。

在婚后的第三天,新婚夫妻需要回岳父母家,俗称归宁,也称为回门,这是先秦时期就留下来的古制,在明末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拜金主义之风盛行,明代时期买卖婚姻这种不良之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4、明朝婚礼服饰有哪些特点

服饰发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但是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钉纽扣的形式。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
明代婚礼服饰:明代由于士大夫阶层的兴起,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也包括婚礼文化,因此对近现代影响是最大的,发展出繁复的系统和文化名词。明代至近代四百年间,平民男子迎娶妻子俗称“小登科”,可以穿九品官服的,青绿色的九品幞头官服,新娘则用凤冠霞帔。头戴凤冠,脸遮盖红盖头,上身内穿红娟衫,外套花红袍,脖子戴项圈天官锁,胸前挂照妖镜,肩披霞帔,再跨个子孙袋,手臂缠上定手银,下身穿红裙、红裤、红缎绣花鞋。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新娘造型。

5、明制婚礼简约有韵味,明制婚礼有哪些礼节与仪式?

    婚礼,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有着丰富的礼节与仪式,它已经与各个朝代的文化紧密融合在了一起,明制婚礼流程的简约韵味,尤其是明朝婚服的华丽精致,更是让人向往,在过程中融合文化的格调,在格调中见证情感的升华稳定。

     如果你热爱明朝那段历史,在史书中阅尽无数婚礼时的隆重与依恋,在影视作品中感受过婚礼仪式中那种浑然天成的情感表达,或许就会非常愿意将自己一生只有一次的婚礼仪式办成这样的形式。在现代的明制婚礼流程中尽管会融合很多现代化的元素,但只要各个环节主持得当,每个细节都能把握到位,其实婚礼中的每一处都会带领大家感受到博大的古代婚礼文化。对现代人来说,这或许已经不仅仅是一对新人的婚礼仪式,更是一种古代婚礼文化的传播。


     第一,在结婚当日,新郎要与父亲做简单的祭祀活动,一般在家中正厅则可进行。执事者会引导两人进行祭祀流程。祭祀活动代表男方向家中祖宗先辈们告知了家中某子即将迎娶新亲的重要事宜。在明制婚礼流程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结束以后,新郎需与自己的随从和媒人在蜡烛引导下出门,并且需要乘坐黑色轿车去迎接自己的新娘。

     第二,到了新娘家之后,新娘家父母也会告知家祠嫁女信息,并且在新郎进门后进行引导,会有专门的赞词和仪式,在仪式结束以后新郎可以将女方迎走,女方会带领自己的随从。这个过程中能够看到明制婚礼流程男方与女方接触的文化。

     第三,如今,在以上仪式结束以后,男方会将新娘带入酒店或者已经布置好的明制婚礼现场。一般会以大红色为主色调,辅以灯笼等为点缀。婚礼主持会引导新人进行特别的明制婚礼流程仪式。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新郎新娘需要各剪下自己的几缕青丝,用红色的丝线绑在一起,意为夫妻结发,共谱一生。这个环节是让很多人心动的地方,甚至是一些人坚持要举办明制婚礼的根本所在。它如同一段根植历史的爱意在两人之间流淌,美好坚定。

6、明朝时期,男女双方几岁才能结婚,有何流程?

明代,有专门关于男女婚配的法令,并严格规定男女双方的结婚年龄,若达不到结婚年龄,是禁止结婚的,且连娃娃亲都禁止,《大明令户令》就载:“凡男女婚姻,各有其时,或有指腹割衫襟为亲者,并行禁止”,意思就是男女结婚必须达到法定年龄,年龄不合格者不得缔结婚姻,且禁止男女双方的家长在孩子幼年时私定娃娃亲。

那在明代,男女双方到了什么年龄才能结婚呢?

明太祖洪武三年,朱元璋定制:“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婚娶”,就是男女双方若想结婚,男方必须达到十六岁,而女方必须达到十四岁,只有这样才能缔结婚姻。

当然,在明代,不是说男女达到年龄,就能立刻结婚,男女双方要想结婚,还必须完成各种繁琐的流程。

首先,要想结婚,就必须先订婚。

《大明律户律》规定,要想结婚,就必须经过“写立婚书,依礼聘嫁”

的流程,之后方可缔结婚姻。就是说,男女双方在结婚前,要互相交换婚书,也就是先订婚,之后方可进行接下来的婚娶。

如若没有先订婚,就立刻结婚,这是要受到明律的惩罚的。


而在明代,其订婚所需的条件是很多的。第一、需要媒人。所谓“媒人”,就是类似于现在的婚姻介绍人,她在婚姻嫁娶中主要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奔波于男女双方两家,沟通彼此,替彼此传达双方的条件,并从中调和。中国自古就有“男女非有行媒不相问名”、“男女无媒不交”、“女无媒不嫁”的古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媒人在婚姻制度中所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在明代,男女双方若想要完成定婚,就必须要有一个媒人在。《大明律》规定,要想定婚,每一步都需要媒人的参与,“凭媒写立”是定婚婚书生效的必要条件,若婚书没有媒人的签字与画押,则会被视为无效。

第二、需要交换双方生辰八字的红贴。所谓“生辰八字”,就是指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年月日时共四柱干支,每柱两字,合共八个字。古代的人们深信生辰八字的好坏,决定着其接下来的命运的好坏。同时,古人也相信,不同的生辰八字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若生辰八字相生,则男女双方的运势、财势等都会变得很好,而如若相克,则就会运势衰退,家宅不宁。

因此古人在订婚前,就会互相交换生辰八字,以此来看男女双方以后的命运是好,还是坏,是相生,还是相可,只有生辰八字符合双方家长的要求,他们才会同意定婚。


第三、

订婚的时候,需要家中长辈出来主持。中国的婚配,自古就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若想结婚,就必须要有家中长辈的同意,若没有家中长辈的同意,其婚姻就不会被人所认可。对于父母之命,明代的婚姻法就十分重视。《大明令户令》定:“凡嫁娶,皆有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无者,从余亲主婚”,就是说无论是订婚,还是结婚,都需要有家中长辈的参与,若祖父母在,则有祖父母主婚,若无,则有父母主婚。若祖父母、父母皆不再,则有家中其他的长辈主持。总得说,一桩婚姻从订婚开始到缔结婚约,再经送收礼金,再到结婚,其全程都是需要双方家长的参与的。而若没有“父母之命”的婚约,明朝是不会承认其效力的,且如若是违背尊长意愿订婚的,男女双方更是要受到刑罚处罚的。

第四、需要彩礼。明代实行聘娶婚制度,就是要想订婚,男方父母需给女方父母一定数量的聘礼聘金。而只要女方接下了这个聘礼,那就是说明女方父母同意了与男方的订婚。

第五、需要婚书。这是订婚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后一个环节。明代的婚书其内容,主要是列举了男女及双方的服亲、田产、官职、聘财等信息,采用男左女右的格式,分别写上男女姓名、生辰八字、籍贯及祖宗三代名号等,同时在这份婚书上,主婚人、媒人要分别画押,此外明代不少地区的婚书还印有男女双方的脚印喝手印。此后,婚书签订完成后,双方家长各自拥有一份婚书,作为两家结为秦晋之好的凭证。


一旦婚书签订完成,便具有了法律效力。此后,男女虽未成亲,但被已与夫妻无虞,双方家长以亲家相称。而若有一方无故悔婚,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大明律户律》中定:

“凡男女定婚之初,若有残疾、老幼、庶出、过房、乞养者,务要两家明白通知,各从所愿,写立婚书,依礼聘嫁。若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悔者,笞五十”,就是说一旦男女双方违反了婚书的约定,则违约方就要被处以笞五十的惩罚。

当然,也并不是说男女双方签订了婚书,他们就一定要结婚,其实如若男女双方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这婚书是可以取消的。

第一、

男女定婚后,因故身亡,婚约自动解除。如若男女双方因故而亡,则婚书就会被自动取消。而对于这种情况,定婚书前男方给女方的聘礼是不用归还的,《大明律》就明文规定:“若已定婚,未及成亲而男女或有身故者,不追彩礼”,就是说若男女双方在订立婚约并写立婚书,并且已经交付彩礼之后而没有举行婚礼之前,任何一方因病或者其他原因去世的,男方不得追回聘礼,女方也无需向男方交还聘礼。


第二、

男方无故不娶及逃亡不还者

。如若男方自己毁约,或者因事逃亡的,女方可单方面取消婚姻。成化年间,明廷就规定:“定婚五年无故不娶及夫逃亡过三年不还者,并听经官告给执照,另行改嫁,亦不追彩礼” ,就是说定婚之后五年之内,如若男方无故不迎娶定婚对象,女方就可以向官府提交申请,官府核实之后,女方可以自由选择改嫁娶,并且不需要归还聘礼。

第三、

男女或有犯奸盗

。明律规定“男女定婚未曾过门,私下有犯奸盗、通奸”者,“义不可复合,听其别娶别嫁,不用悔亲之律” ,就是说如若男女双方在定婚之后婚娶之前,有一方犯了通奸、强奸、抢劫等严重罪行的,另一方可以选择退婚,另行婚嫁。

其次,在完成订婚后,就是婚嫁过程中最重要的二个环节,那就是

迎娶

。在签订婚书,定好结婚的日子后,之后在结婚的前一天,男方家就会前往女方家“催妆”,以明代北京为例,在这一天男方家多是要带酒菜和雄鸡到女方家催妆,一旦女方家开始接受催装之礼,就要尽快做好准备,开始为明天的迎亲做准备,并前往男方家布置新房,俗称铺房。

到了第二天,男方就会在选好的良辰吉日出发,前往迎接新娘回家行拜堂礼。以明代南京地区为例,男方前往女方家迎亲时,花轿多是在会下午四到五时发轿,新郎会头戴状元帽,身着龙凤红袍,腰持红花前往迎接新娘,且在轿子前面有鼓乐齐奏。而后当轿子来到女方家门口时,女方家人就会用镜子照向轿中,然后再点燃爆竹置于轿内,借此避邪,此谓之“搜轿”。之后,新娘就会换上新鞋或由喜娘扶着,或由家中的兄弟背上花轿。再之后,在花轿出发前,女方还会燃放鞭炮以求吉利。

当然,对于迎亲一事,因风俗问题,明代每个地区都有一些差别,有些地区由男方家长辈带着礼物、花轿到女家中迎娶新娘,新郎则不参加亲迎。而有些地区的新娘会有由其母亲随送至男家,舅姑设宴款待女方母亲。


再之后,当男女双方完成迎亲的流程后,还需要完成至少三个流程:一)

“妇见姑舅”

,就是新人要在第二日清晨拜见公婆姑舅,奉水奉饭。

7、明朝有哪些古代结婚贺词

出自《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砣浮。直待黄河彻底枯。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出自《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出自《诗经·王风·大车》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出自《结发为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出自《孔雀东南飞》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更多明朝的古代结婚贺词还能在婚礼纪(一站式结婚服务平台,有海量的婚礼图片欣赏,制作结婚请帖、结婚该怎么准备、向其他新娘取经,备婚并不是难题)上查找哦!

出自《玉台新咏》
羣祥既集。二族交欢。敬兹新姻。六礼不愆。羔鴈总备。玉帛戋戋。君子将事。威仪孔闲。猗兮容兮。穆矣其言。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