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的风俗-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1、平远春节习俗
1、扫尘 2、贴春联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4、年画 5、守岁 6、放鞭炮 7、拜年 压岁钱 8 、蒸年糕 9、包饺子
2、有哪些客家春节风俗
"百节年为首",过年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祟向传统的客家,围屋里的春节更有着一番浓郁的亲情。然而,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的迁徙中,形成了各地不同特色、有着各自风情的传统春节习俗。我们客家的年俗一般有:入年挂又称 "入年价",农历十二月廾五日起就"入年挂"了,客家户户大扫除,不可口说不吉利的话,用有香味的树叶放在热水中给老幼洗澡,暂停下田工作,有大锣鼓乐队的就可以开始打起来了,各个村庄里都可能听到此起彼落的锣鼓声,准备鹞、鱼、肉等三牲,奉敬天地神明,以谢庇估之意。
储食物--由十二月十五日起至正月十五日止,客家人过农历年期间,除以上的三牲之外,要准备很多食物例如:
1、甜粄:甜叛也就是用米磨蒸的年糕,用七成糯米渗三成籼米在水裹泡浸一天一夜,再放在碓臼中,舂成细粉和上油糖,垫豆腐皮和芭蕉叶,用蒸笼蒸之,熟了就成深红色的"甜粄"。
2、发粄:也就是广府人称"松糕"的。
3、煎粄:又叫"煎丸"也就是广府人称的"煎堆"。
4、苏花:用油炸的各式各样的芝麻豆类等。
5、米程:用米和糖合制而成,如台北街头常有用机器做的"米香"相似。
贴春联--除夕前家家户户以红纸书联贴门上,门中央陈姓的写成"颖川堂"两边联则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或"颖川世泽,太史家声"之类的联句。
除夕日--(客话呼: 年三十日)上午敬神,晚间敬祖公,敬神在庙裹,敬祖公在祠堂或厅下裹,大家挑看三牲,纸宝二头跑。敬过神的三牲可再敬祖公,到最后由八仙桌上撤回家,供全家团圆吃年夜饭之用了。除夕晚大家必须洗澡,否则下辈子有会变牛的传说年初一|除夕深夜初一凌晨,通常是不入睡的,到时鞭炮,锣鼓声大作,互道恭喜,接财神,再敬祖公。初一那天多吃素,除了使肠胃可休息休息还有斋戒净身的意思。初一不扫地,不洗澡,意思是不要把财气赶走了。
年初一食斋--在客家人聚居的闽粤赣地区,素有农历年初一食斋的习俗,据说已持续了三百多年。即年三十(或廿九)晚餐以后,家家户户必须把装盛过荤腥的碗筷碟盘勺等厨具统统用开水泡过,甚至连盐缸都要临时换用,年初一整天只吃豆腐、青菜等斋菜。
这种奇特的习俗有一种传说。
传说客家人居住的某村有个古泉公,生有十一子,长大后都分了家,古泉公独自为户。有一年大年三十,儿子们接二连三地来对父亲说:"爸爸,今晚你不要做饭了,来我家吃吧!"但是到吃晚饭时,十一个儿子都想到一块去了:"我不请父亲吃饭,其他兄弟总会请他吃吧。"于是,直至十一个儿子家家都吃完除夕的晚餐,还没有人去喊父亲吃饭。
吃完饭,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个人说:"这么晚了,不知有没有人还没吃饭啊?"有一个人指着身边一条黄狗说:"除非这条黄狗还没喂吧!"坐在一旁的父亲气得七窍生烟,瞪着眼破口大骂:"你们这些不孝子,你老子就没有吃饭!"住在上屋的第三子新穰公头脑颇灵活,听见父亲怒骂,立即挎上一条钱袋从后门出去,由屋背转到大门口,装着全不知晓地问明了原因后,便一本正经地说:"我出去讨债刚回来,还没有吃饭,爸爸,你就跟我一块吃吧。"
父亲吃完饭,还是气愤难消:别人说多子多福,我却多子无饭吃,还不如无子。经过一夜思考,第二天(大年初一)他便带上田契、屋契、山契到一座庙出家去了。他还对子孙发出誓愿:"凡我子孙,年初一跟我食斋者,发达吉昌;不跟我食斋者,早死早亡。"他这一招,其实是为了使子孙不忘这件事,教育后人要孝敬奉养老人。从此以后,每年年初一这天,很多人便食起斋来了。
赌纸牌--客家人家里,平日是不准赌博的,唯独农历过年期间例外,大家聚在一起"赌纸牌"或"跌状元签"、"跌猴子"、"二十一点万历牌"等等作消遣。
转妹家--"年初四,节初六"是说过年正月初一一至初四日过节五月初六日出嫁的女儿应尽可能的回娘家探亲与家人团聚。
舞龙、舞狮--过年期间各村庄均有舞龙舞狮队出现,是一种尚武精神。
出年挂--年初六"出年挂"新年到此近尾声,虽接看而来的还有"正月半"(即元宵节),"烧烟架"(即放烟花)"放孔明灯"等精彩节目,而出年挂之后各行各业都放鞭炮"开张大吉"了。
下面简介各地客家人过年的一些习俗:
台湾:丰盛的团圆饭
台湾客家人是以原乡广东五县即:嘉应州、梅县、蕉岭( 原称镇平县)平远、兴宁、五华 (原称长乐县么口湾客藉同乡称四县),及海、陆一即海丰、陆丰县一为主,所以台湾地区的客家年俗也与两区的相似。
除夕之夜,台湾岛内客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或叫"团圆饭")。这一餐当然要格外丰盛。
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韭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汤圆、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的年糕),则有延年益寿之意。此外,还有一种咸味萝卜年糕,食用时需经火烤热后再用紫菜包起来吃。它除了具有解荤腥、调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来年"好彩头"之祝愿(台湾地区称萝卜为菜头,与"彩头"谐音)。
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其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的颈项上的。
闽西:大年三十吃"腕子筒"、"长命菜"
闽西客家人从年二十五"入年假"过小年始至除夕,是过年的准备阶段。
大年三十这一天,客家人的主要事情是"上红"(贴春联和红纸)表示红红火火。之后,贴门神、祭祀祖先、准备年饭、守岁等。而年饭中"腕子筒"与"长命菜"是闽西客家人少不了的菜。"腕子筒"就是红烧猪蹄,这红烧猪蹄很有特色,不仅肉烂,更是香浓可口,这里面的配料有的是当地的植物根茎,因此形成的香味独特;"长命菜"其实就是整只的鸡或整块的猪肉放进锅中烹煮,再将整个大萝卜和整棵的芥菜加进去,这里面的含意很深刻。
在餐桌上,客家人如何进食也还有一番讲究。鸡头由长者吃,翅膀给出门的男人吃,读书的孩子吃鸡臂(腿)。酒洒倒在桌上视为发财,碗被摔碎看作会添丁,掉落了筷子当作有食缘......守岁,也称点岁火。客家人要用特制的三盏油灯分别点在厅、门、灶上,直到天亮。如一夜通明,这将意味来年吉祥平安,万事亨通。
三明:吃"甜头"、"考头水"
三明市不仅是福建和内地联系的主要通道,而且是历史上"衣冠南渡、八姓入闽"的桥头堡、聚集地和扩散地之一。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灶神上天的日子,家家户户把锅台洗刷得干干净净,傍晚点烛烧香放鞭炮,用酒、米、灶糖、灶饼等素供祭祀灶神,据说是为了堵住"灶君"的嘴,要他"上天奏好事,回宫保平安"。"送灶"时家家还点盏竹制的"八卦灯",一直燃到正月十五才熄灭,称为"长明灯"。
大年初一,大人小孩凌晨即起,穿戴一新,鸣炮开门,以图开门大吉。尤溪人在早餐前要煮生姜红糖茶先吃"甜头"。早餐皆为素食,或线面、或汤丸,象征长寿、团圆;沙县早餐必有大蒜、豆腐、红头菜(菠菜)等,寓新年诸事合算、富足、开门见红之意。旧时初一,人们往往上寺庙谒诸神、拜祖宗,祈求平安;乡邻见面,彼此拱手作揖,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这一天,大人小孩都禁止讲不吉利的话。如碗打碎了,要说"碎(岁)碎(岁)平安";小孩摔跟头,说"拾元宝";受伤流血,称"见红有喜"......初一上午,将乐某村群众还有到水井、溪边争挑第一担水之习俗,叫"考头水",寓新年事事第一。
从初二起,人们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一般拜年者不能空手,要带糕饼糖果之类,给长辈要带红糖,拜年者返回时,主家要回送同等价值的礼品,叫"礼尚往来"。
陆川:无鹅不像年
广西陆川客家人主要从福建省上杭县和福连珠玑巷迁徙而来,目前约有五十多万人,和邻县博白均为客家人主要聚居地。
陆川客家人喜欢吃鹅肉,鸡肉反成其次,有"无鹅不像年"之说。据老一辈人说,从前客家人颠沛流离,生活比较贫困,而鹅个头大,生长速度快,耐饥少病,没有饲料时还可用青草喂养,非常适合客家人迁徙时带在身边。而且鹅大肉多,可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体现客家人豪爽的性格,走亲戚时带上一大块肉也有面子。农村家家户户都养有鹅,少的几只,多的十几只,一到春节鹅的叫声此起彼伏,未见人影,先听鹅声,饶有情趣。
四川:舞鸡、舞春牛
在川籍客家人中,二三百年来仍保持了客家的传统风俗习惯。在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年轻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
舞春牛更为有趣。"春牛"是用竹片巧妙编织而成,牛头、牛角糊上绵纸,画上牛眼,牛身是一块黑布或灰布。舞牛人敲锣打鼓在村中表演,钻进布底的两人,一人在前撑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后面跟着的是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此外,还有敲锣打鼓的,领唱春牛歌的,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舞罢上村又到下村,从初一闹到元宵节。舞春牛的人们为农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同时,也寄托着对农家丰收、祥和的祝愿。
赣南:诸多禁忌
赣南客家人过年有诸多禁忌。正月初一不向屋外倒垃圾、泼水,忌进菜园摘菜,这天忌开口骂人,要说吉利话。除夕、春节及大的节日和喜庆日,忌碗筷掉地。正月初一至十五,忌向他人借款或催贷。新年"出行",忌有女人在场。正月初五是"五谷神"生日,这天家家不能煮生米,只在前晚煮好夹生饭,第二天早晨蒸熟,黎明时,家家烧香迎接"五谷神"上谷仓,祈保"五谷丰登"。
赣南客家人讲究"吉利",每月初一、十五要说吉利话,"无"要说成"有"。宁都大沽、小布等乡村"帽子"要说"有子",因为"帽"与"毛"谐音。新丧家人忌讳到别人家贺年。大年初三称为"穷鬼日",一般不外出,不宴请。这天要做的事是把初一以来清扫的垃圾送至村边,点燃三炷香后烧毁,俗称"送穷鬼出门"。
浦北:年初一"偷青"
广西浦北客家人主要分布在石埇、张黄、安石、大成、樟家等14个乡镇,占全县总人口的40%左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的浦北客家人,还保留着许多传统习俗。
春节,是浦北客家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先在腊月二十三祭灶,送"灶王爷上天"。然后农家妇女搞清洁,男人置家具,人人添新衣。除夕中午,男女老少,满面春风,宰鸡杀鹅,煮糯米饭,以传统的客家菜肴供过各方神灵后,举杯欢庆团圆。就是千里之外的亲人,也要赶回来同吃团圆饭。除夕夜,客家人要贴对联、贴桃符、放鞭炮。阖家老幼在长明灯下,聊天玩乐,通宵不眠,畅谈一年的丰收,展望新年计划,这又叫"守岁"。时间一交零时,千家万户,都到厅堂上香,放烟花炮竹。初一这天,不杀生,不吃荤,不搞生产。早饭后,村里的青壮年舞龙舞狮,到圩镇或邻村拜年,主人出门燃放鞭炮、派红包。这天,浦北客家人还有"偷青"的习惯,采摘地里少许的菜花、生菜、葱、蒜等。因"菜"与当地客家话的"娶"、"财"字谐音,分别寓意"娶花"、"生财"、"聪明"、"有得算"。
炎陵:初三"送穷鬼"
湖南炎陵客家人十分看重过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是客家人的祭灶日。这天晚上,他们把灶台刷得干干净净,将旧"灶君"像取下烧掉,早晨再把新"灶君"像贴上。送迎灶君时,都摆置酒肉、糖果、米果等供品,并在灶前烧香、点烛,燃上一串鞭炮,进行拜祭。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入年挂",也就进入了紧锣密鼓的过年阶段。这时,外出的人都纷纷往家赶。入年假后,大人便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客家人很讲究卫生,入年假前后,要择吉日将屋内屋外,进行一次全面清扫。
大年三十是农历最后一天,也是过年的高潮。这天上午,家家户户从大门到各小门、谷仓、牛栏都贴上鲜红的对联,连水缸边都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干净的新衣裳,欢欢喜喜过大年。做完这些,他们还要在厅堂挂起祖宗画像,摆上供桌,设立香案,摆起鸡、肉、果品等供品,敬奉先人。
除夕夜吃团圆饭的时候,在丰盛的菜肴旁,他们还不忘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过年。饭前,先给祖先敬酒。席间,让小孩吃鸡腿,以示爱幼。
除夕夜要守岁,每个房间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灯"。有些地方连牛栏、猪舍也上灯。这天晚上,小孩都能领到长辈发的压岁钱。
正月初一的大门是不能随便打开的,要等待吉时。时辰一到,家家大门打开,霎时鞭炮齐鸣,响彻整个寂静的山野。这天起,大家相见都打拱互道:"拜年,拜年!"这天,儿孙们要给长辈拜年。
正月初二是走亲戚拜年的日子。俗话说"初一崽,初二郎",女婿要带着妻子小孩,提着礼物到岳父母家拜年。
初三送"穷鬼",这天一大早,他们就把家里积存两天(大年初一、初二不能倒垃圾)的垃圾,往路边一倒,将装垃圾的畚箕往垃圾上一扣,燃上3根香,放3只鞭炮道:"穷鬼去,富鬼归"。这表示送掉了穷鬼,家里从此走向富裕。
拜祭也罢,"送穷鬼"也罢,表达的都是客家人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
3、客家添丁起灯风俗
客家添丁起灯风俗
客家添丁起灯风俗,其实在不同的地区是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的,有的风俗习惯已经存在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传承,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说法,以下了解客家添丁起灯风俗。
客家添丁起灯风俗1“丁”在《辞海》里的释义是:人口,男称丁女称口。在客家人的口音里,灯与丁谐音。所以在我们梅州客家地区"添丁、响丁、赏丁",其实就是"添灯、响灯、赏灯",而且虽讲法不同,其节日活动的意义却是大同小异。
源于中原的花灯,在我们客家人庆贺新生儿诞生中,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
一是代表光明的发扬;
二是灯火蕴涵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之意;
三是灯成了人丁的象征物。
赏丁又叫“上灯”,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上灯就明显带有上丁、添丁的意思。
因而在客家宗族社会里,凡是男孩出生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也即上丁、添丁,祭祀祖先并报告祖先族中又添新丁了,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上灯”(“上”读爽、赏,是“挂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丧”,所以客家人为避讳,“上灯”又称“添灯、升灯、吊灯”,是客家民间风俗。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七,最迟为正月二十一,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
“添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上灯”时要办“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究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聚、祝贺。
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当年升丁叫“添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原因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来年再升丁的叫“顿丁”、“添老丁”。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在梅州地区,各地的上灯形式又有所不同:
兴 宁响 丁 节
其中以兴宁的正月半响丁节活动较为隆重热烈和持久,时间从正月初七至廿一;兴宁响丁节,内容较为丰富,比春节还要热闹。
节前当地族人须定做“花灯”,然后派人到县城或圩镇去请“花灯”,敲锣打鼓把“花灯”抬回来,悬吊在祖屋上厅栋梁下面。赏灯节全屋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有亲朋好友到来,敲锣打鼓、大办筵席、舞龙舞狮,燃放烟花炮竹,有的“烧烟火”、放“孔明灯”,举行火炬流行(又称“火把节”)。添了新丁的人家,则在祖屋厅堂摆酒猜码(猜拳),猜码的人起句须要先念“添丁呀发财”的吉祥话,使参加灯会的人尽兴而归。
响丁节过后,即正月十五以后,族人还有一次“暖灯”活动,即将花灯用火烧去,清除祖堂中的摆设。人们不喜欢用不吉利的“火烧”字眼,称其为暖化了的“暖灯”。
这次比较简单,主持人烧过香烛冥帛,谢过列祖列宗及各路神仙后,把悬挂在中堂的花灯放下,把花灯上好看的剪纸“人公袛”取下,送给新丁户的新丁们作玩具留念。剩下的花灯上的竹框竹架抬到祖屋门口的禾坪上用火暖化了,人们称其为“暖灯”。暖灯后,表示春节过完了。
丰 顺 烧 火 龙
其次是梅州丰顺烧火龙:
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丰顺埔寨都会上演一场隆重又火热的祈福活动,那就是“烧火龙”。
埔寨火龙从清朝1740沿袭至今已有276年之久,为中国特具一格的客家民间艺术之花。只要你亲临过现场就会知道,届时整个广场火雨纷纷,星落遍地;一条长龙在火雨中逡巡游走,那精彩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五华下坝迎灯节
三是五华下坝正月半的迎灯节:
五华县河东镇下坝元宵迎灯节,作为当地最热闹、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经过5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下坝迎灯愈来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下坝迎灯闹元宵规模宏大,每年吸引了县城和周边乡镇各地群众前来观看,还引来世界各国的部分侨胞前来寻根祭祖
客家添丁起灯风俗2客家“上灯”风俗,你知道吗?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夺目。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上灯”。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又称“赏灯”“升灯”。
“上灯”的由来
在客家,“灯”是方言“丁”的谐音,又是光明、希望、灯火燎原、生生不息的象征。客家人从中原祖地一路披荆斩棘,最后落户在现闽粤赣三地交汇地区,其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客家人形成了族群团结,共同御敌的生存需要,由此产生的客家人尊祖念恩的传统,借“灯”庆祝“添丁”。
"上灯“即添丁
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原因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上灯”的时间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最迟为正月十九,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上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
"上灯"的形式
“上灯”时要办“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究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聚、祝贺。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区,其礼节更繁,而且有所演变,他们在“上灯”后,中间还要“暖灯”(是“上灯”过程中的一项活动,不能说是“暖灯节”)。最后才“敬祖谢天地”,非常隆重热烈,有“一家添丁,全村庆贺”之气氛。
“上灯”习俗的改变
生了儿子的客家人在来年的元宵节这天就要在自家祠堂里上灯,即挂上一盏精美的灯笼,然后请村里有尊严的老人,抱一下男孩,并把他的名字正式写进族谱里,男孩就正式成为了这个家族的一员,之后摆下酒席,宴请全村的男丁前来喝酒。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现在很多生女儿的也闹灯,女儿也进入族谱。
客家上灯习俗历史悠久,有的几百年,有的上千年,这种习俗现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深刻地体现了客家人的优秀文化继承意识。
客家添丁起灯风俗3客家人的“上灯”习俗,和宗族一起分享人丁兴旺的欢喜
正月十四,元宵节前,又到了家乡一年一度的“上灯”时节。“上灯”是客家文化中非常特别的一道风景线,今天看来,依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传统民俗。我的家乡在梅州平远,上灯时间在每年正月十四上午。本文结合新鲜出炉的照片和视频,讲讲这个风俗。
1、何为“上灯”
“灯”者,“丁”也,两者在客家话中谐音相通。在我国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里,生男子为添"丁",生女儿只是添"人口",因此传统的“上灯”是为了表达庆祝家族新添男丁、念祖恩谢天地、祈福新丁光宗耀祖等情感,也表达了希望宗族人丁兴旺、薪火相传之意。
梅州兴宁的上灯仪式
上灯的时候要把花灯挂上家族祖屋和自家房屋上堂的房梁上,以庆祝添丁,所以顾名思义曰“上灯”,也可叫“升灯”。上灯之后,新丁的名字就可以正式载入家族族谱了。
不同地区上灯时间略有不同,有的为正月初六至初十(如广东鹤山),有的为正月初九至十九(如广东梅州),有的为正月初十至十六(如广西岑溪),多数为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
有些人容易混淆上灯节日与元宵节。其实元宵节始于汉朝,汉文帝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由此而来。自古以来元宵节并无庆祝添丁这个内容。上灯与元宵节在主题、内涵、程序等方面都不同,不能混为一谈。也有学者推测上灯是元宵节的派生物,实情如何则见仁见智了。
现在,上灯风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地区,特别是客家人聚居地大本营或一些纯汉族地区如广东的`梅州、兴宁、河源、鹤山及广西的岑溪、藤县、容县、富川、桂平等地区。不过,上灯风俗并非客家独有,广东潮汕、湛江等非客家汉族群体也有上灯风俗。客家与非客家的上灯风俗活动形式、程序上大同小异,其主题、内涵、意义本质上没什么差别。
2、怎样 “上灯”?
上灯过程大概有如下步骤。一是前期准备工作。村里的议事小组商讨上灯的议程、做好分工,选好主持司仪等各个环节的负责人员,村里的锣鼓狮舞队要提前排练
二是祭祖升灯。当日一早全村上一年添了新丁的家庭全部在祖公屋集中,供奉三牲酒水礼品。由家族长者主持,一起烧香燃烛祭祖,将花灯升上祖公屋上堂的“丁子梁”上。新丁们则由长辈抱着向祖宗牌位鞠躬作揖敬香;期间伴以锣鼓狮舞,鞭炮齐鸣,热闹非凡;祖屋上灯完毕后,回到自家房屋也要祭祖宗升花灯,也有的地区只上一个花灯。升灯过程有时候持续到当天下午。
三是庆贺活动。当天晚上,各个上灯人家摆下宴席,一家添丁,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都前来贺喜,共济一堂,向添丁家庭表达美好的祝福。席间还会有猜拳、烟花、狮舞等节目。
各地的上灯过程在细节上略有不同,有的上灯之后,还要择日再下灯,把花灯从祖屋请回家里;有的还有“暖灯”、“游灯”等程序;也有的地区更加隆重,程序更复杂一些,但大体上就是如此了。
3、为何“上灯”?
上灯风俗最早起源于何时已很难考证,有学者认为始于客家人史上第一次南迁之时(秦始皇时期),也有学者认为始于汉朝,然而无论是始于秦亦或汉,“上灯”这盏“灯”均已迄今一、两千年。世间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何况存在了千年。
有人认为客家上灯风俗体现了一种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其实今天的人们不妨以更加客观的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翻开人类漫长的历史画卷,可以发现自古以来邦国之间的战争杀戮、你抢我夺以及黎明百姓颠沛流离、辗转逃难的历史几乎没有停歇。客家人来源于我国古代中原汉族,史上众所周知客家民系两千多年来的六次大迁移,是一部躲避战乱、避免亡国灭族灭种的逃难史。长年漂泊,日久客乡为家乡,何其凄苦艰辛!
在使用大刀长矛弓箭的冷兵器时代,生产力落后,七尺男儿的优势自然远远大于纤纤弱女。女子能成为花木兰将军的毕竟是少之又少,即使是征兵打仗,朝廷也是只抓男丁,不会来抓女子。如此看来,在古代落后社会条件下,只有男丁兴旺才能宗族兴旺、国家兴旺,重男轻女现象事实上成为了古代社会客观的、无可奈何的选择。可以说,上灯风俗是古代汉族人们崇尚男丁意识的自然觉醒。
还有人认为上灯风俗有点像羊群效应,或者说从众效应。仔细推敲一番则不然,上灯风俗其实有着独特的内在动因。每一次的“上灯”,都等于给人们上了一堂深刻的添丁思想教育课。
上了灯的人们自然欢天喜地,受到添丁的精神激励之后在潜意识中就有了“再接再厉”的欲望。尚未上灯的人们则会有一种深深的渴望,期待着哪一年我家也要上灯
特别是对于深受传统文化教育、尊崇孝道、敬祖念祖的汉族人们,上灯简直就是祖宗下达的一道任务令。这样就形成了“上灯”源源不绝的原动力,也正因为有了这种原动力的驱使,才让古代汉族人们得到更好的繁衍生息、血脉流传。
由此可见,上灯风俗是人类繁衍历史上充满了智慧的一个民俗设计,我们不得不感恩佩服发明创造了上灯风俗的祖先们!联想到当今,我国逐渐显现计划生育政策之痛,出现了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失独、育龄青年生育意愿不足等一系列严峻问题。上灯,或许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有着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5“上灯”新义
今天,不少客家地区的上灯风俗都已经向文化部门申报并获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广东的梅州、鹤山、惠州等地。既然客家上灯被评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说明其古老,才能称之为“遗产”;二是说明其属于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文化传承价值;三是说明其需要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新时期的“上灯”风俗也应与时俱进。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世界绝大多数地区早就实现了男女平等。女子在国家、社会、家庭中发挥着完全不亚于甚至超越男子的重要作用,因此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早就丢进了历史的故纸堆。
今时今日,男儿是丁,女儿也是丁;男女均为己出,理应一视同仁。因此上灯风俗也应相应调整,不应再落入男女性别窠臼。男女平等上灯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真正的平等更应该从生育观念上就开始坚持男女平等,继而在培养、教育等方面都能平等对待。生育观念的平等也有助于改善或消除社会上片面追求生男丁所带来的一些不良社会现象。
据悉现在部分客家地区已实现男女平等上灯,女儿名字也能记载入族谱,这应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好现象。
4、贵州的风土人情有哪些
1、苗族剪纸
黔东南苗族称剪纸为“剪花”、“苗花纸”。在长期的刺绣实践中,艺人们发现用剪纸图案来代替在绣面上描绘图案,可以准确无误地不断复制,既省工又省时,同时也能保持绣面的干净洁亮,从此,她们就把剪纸图案作为刺绣艺术的“蓝本”。为了保证刺绣的质量,苗族妇女们把她们的聪明才华和喜怒哀乐等审美观融入到剪纸图案中,使之与众不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苗族民间剪纸形式灵活多样,各具特色。如“中心构图式”,艺人主要在画面中心表现主题,四周讲究相应的对称协调,用不同的花木草虫来装饰搭配。这与“不完全对称”式那种以中轴为坐标,以量的平均分配来使画面产生稳定感、层次感和节奏感有所不同,突破只讲求统一,不讲求变化的单调刻板的构图形式。
2、美食文化
贵州菜又称黔菜,由贵阳菜、黔北菜和少数民族菜等数种风味组成。在明朝初期,贵州菜已趋于成熟,许多菜式都有600多年的历史。
贵州菜肴的一大特色就是酸。贵州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民谣。酸菜家家腌制,食之开胃消食。酸汤则有爽口提神、杀菌消毒、去油腻化脂肪、健脾防结石的功效。酸菜的腌制主要原料为萝卜、白菜、卷心菜等。酸汤的制作又分菜类酸、鱼类酸、肉类酸、米类酸等,完全靠生物自然发酵而成。
3、民族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个民族。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人口超过10万的有汉族(2191.17万,占62.2%)、苗族(429.99万,占12.2%)、布依族(279.82万,占7.9%)、侗族(162.86万,占4.6%)、土家族(143.03万,占4.1%)、彝族(84.36万人,占2.4%)、仡佬族(55.9万,占1.6%)、水族(36.97万,占1.0%)、白族(18.74万,占0.53%)和回族(16.87万,占0.5%)。
千百年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
(4)平远的风俗扩展资料
贵州著名人物:
1、张之洞: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兴义府,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2、何应钦: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
3、王阳明:(1427~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4、李端棻:晚清著名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诗人。1898年,因力主变法,被授予礼部尚书之职。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撤职查办。1901年返回贵阳。在贵阳以开启民智为己任。主持经世学堂的教学工作。
5、丁道衡:字仲良,贵州平远(今织金县)牛场镇人,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5、在客都梅州有一种美食叫做黄粄,教你做正宗“平远黄粄”!
在世界客都梅州平远有一种客家 美食 叫做黄粄,“平远黄粄”是梅州传统小吃,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 历史 ,平远当地人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做黄粄招待亲友。黄粄在平远常见,目前平远的黄粄制作技艺已作为传统技艺被列入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粄是平远人过年招待亲友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凡是吃过黄粄的人无不对黄粄赞叹不已,常常有慕名而来的游客到平远采购黄粄。黄粄可蒸、可煮、可炒,口感爽滑,味道极佳。
制作方法
1、提前一晚将禾米洗净、浸泡;
2、采集山上的黄粄树,然后将黄粄树烧成灰,再把黄粄树灰放在水中浸泡过滤,再过滤而成碱水;
3、把禾米放入饭甑中蒸熟,蒸熟后往里加入碱水并搅拌均匀,让米饭吸收碱水的精华,然后再蒸半小时;
4、将蒸好的米饭放在石臼中,用木槌大力捶打成糊状;
5、用手捏成长条或者是团块状。就这样,黄灿灿、 香嫩嫩的黄粄制作成型。
一杆杵槌,一口石臼,客家人在竹篱笆前挥槌的身影,无疑是一幅最美的客家生活风俗图,黄粄传统的工艺保持了千百年来品质的“原汁原味”!
黄粄的食用方法很多,无论是酿、蒸、煮、煎、炒,都是独特的美味。
蒸
蒸软的黄粄片,蘸上糖或酱料,风味独具一格。
炒
切成小粄条,配以爆香的鱿鱼丝、瘦肉丝、冬笋丝、冬菇丝、蒜苗丝。炒成香气诱人的炒黄粄,是远近闻名的客家 美食 。
煮
把黄粄切片,与猪肉、猪肝等食材一同放入锅中煮熟,味道鲜香软糯。
炸
把黄粄切片,放入锅中油炸,口感香糯爽口。
酿
在黄粄捶打成糊状之后,把黄粄捏成小块,擀成比饺子皮稍厚的粄皮,包入馅料,再放入锅中蒸熟,口感独特。
黄粄的制作过程虽然繁琐,但并不影响客家人对黄粄的喜爱,这道千锤百炼的 美食 让游客们赞不绝口,更让远方的游子念念不忘!
6、为什么云南文山州的平远街比较乱?
文山不乱,根本没有很多风俗,日常生活都一样,不过少数民族风俗有点多,但是没什么问题。
文山市,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西部,东北部与砚山县接壤,南部与马关县毗邻,东南部与西畴县相接,西部与红河州蒙自市连接,并与屏边县一河相隔,是文山州委、州政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
总面积2977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文山市下辖3个街道、7个镇、7个乡,共141个村委会(社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文山市常住人口为623772人。
文山市特产有:普洱茶、西畴阳荷、丘北辣椒、文山他披梨、广南八宝米等。国药瑰宝“文山三七”名扬四海,被评定为“中国三七之乡”。2018年12月,文山市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2020年5月17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位置境域
文山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03°43′—104°27′,北纬23°06′—23°44′之间,东北部与砚山县接壤,南部与马关县毗邻,东南部与西畴县相接,西部与红河州蒙自市连接,并与屏边县一河(那么果河)相隔。全市东西横跨63公里,南北纵跨66公里,总面积2977平方公里。
7、平远县过中秋习俗
在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流传最广。传说嫦娥是远古时候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的妻子。当时十日齐出,非常炎热,庄稼都给晒焦了,给神州大地带来了巨大的恐怖和灾害。后羿为民除害,射落九日,留下一个太阳,人们终于得以正常生活,后羿因此为天下人所敬慕。他听说昆仑山西王母那里有种“不死药”,这种药,一人吃了可以升天,两个人分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于是,他跋山涉水,前往讨取,终于得到。后羿与嫦娥夫妻恩爱,他舍不得心爱的妻子,也舍不得众乡亲,不愿意一个人上天成仙,就把药带回家交给嫦娥保存。后羿有个叫逢蒙的徒弟是个奸佞小人,在八月十五日趁后羿出猎之机,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为使不死药不落入坏人手中,便一口吞下肚去。不料吞下药后,她身轻如燕,竟身不由己地飞上了月宫。后羿便在院子里设下供案,摆上瓜果食品,对月遥念嫦娥。人们也纷纷仿效,以后年年如此,于是便形成了八月十五这个节日。 在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流传最广。传说嫦娥是远古时候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的妻子。当时十日齐出,非常炎热,庄稼都给晒焦了,给神州大地带来了巨大的恐怖和灾害。后羿为民除害,射落九日,留下一个太阳,人们终于得以正常生活,后羿因此为天下人所敬慕。他听说昆仑山西王母那里有种“不死药”,这种药,一人吃了可以升天,两个人分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于是,他跋山涉水,前往讨取,终于得到。后羿与嫦娥夫妻恩爱,他舍不得心爱的妻子,也舍不得众乡亲,不愿意一个人上天成仙,就把药带回家交给嫦娥保存。后羿有个叫逢蒙的徒弟是个奸佞小人,在八月十五日趁后羿出猎之机,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为使不死药不落入坏人手中,便一口吞下肚去。不料吞下药后,她身轻如燕,竟身不由己地飞上了月宫。后羿便在院子里设下供案,摆上瓜果食品,对月遥念嫦娥。人们也纷纷仿效,以后年年如此,于是便形成了八月十五这个节日。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宴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