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棺材风俗-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1、农村抬棺材时需要多少个人抬?这里有什么讲究吗?
农村抬棺材的时候一般是需要八个人来抬,如果路途太远的话,也有十二个人抬棺材的情况,抬棺材主要讲究就是从棺材起步到下葬的过程中,棺材是绝对不能够落地的,而且抬棺材的人一般都是村里的人,不可以是死者家庭的任何亲戚朋友,抬得过程中要吆喝,逝者子孙在棺材前面引路,其他亲友在棺材后面送行。在农村,这些习俗是有严格的要求的,并不是随意安排就行的,如果处理的不妥当,那些主持这场葬礼的人是会被他人谴责的,所以为逝者料理后事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
在大城市或许会好一点,但是在农村地区,这种丧葬的事宜是有一定的规定的,当地人都需要根据当地的风俗为逝者料理后事,不能自己随便处理。所以在农村为逝者料理后事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在农村地区,为逝者做完法事之后,接下来就是送葬的仪式了,这时候就需要将棺材抬到早已经选好的墓地中去安葬。在抬棺材的时候,一般是由八个人来抬得,前后各四个,但是有些时候墓地离逝者家的距离太远,所以也有十二个人抬棺的情况出现。在抬棺材的过程中,有一点是需要非常注意的,就是棺材从起步开始,到下土安葬的这段期间,棺材是绝对不能落地,如果落地就意味着逝者的灵魂不能入土,那麻烦可就有点大了,所以一般会有人拿着长板凳,如果实在走不动,就放在长板凳上休息一下。在抬棺材的过程中,抬棺材的人还需要吆喝,为的就是为逝者热热闹闹的送行。
当然,这是大部分农村抬棺材的习俗,有些地方的习俗会有不一样,在料理后事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去完成。
2、抬棺材有哪些习俗?为什么抬棺材途中不能落地?
在抬棺材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习俗的,通常那些封建迷信的人就会相信。而抬棺材的时候,棺材在途中也是不能落地的,落地了之后就代表死者是想要在这个地方下葬,所以很多人都怕抬棺材的时候,棺材突然落地。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吉利,而且还有一句老话是这样说的,慈棺材落地是不舍,凶棺落地是不甘。如果棺材中途落地的话,那就说明是死者想要葬在这里的,人们就要按照死者的意思下葬,但是也不是随随便便一个地方就可以当做是墓地的,所以要保证这个棺材顺顺利利到达目的地才可以。
在人死了之后出殡的时候,通常也都是有很多人来抬一口棺材的,这并不是因为这个棺材是多么的重,而是出于对死者的尊重才会这样做的,通常抬棺材的人越多,就说明这个人的身份越尊贵,但是这还是一些比较古老的习俗。
在这些人抬棺材的时候,也是比较害怕棺材在中途掉在地上的,所以还是能多雇一些人,就尽量多雇一些人。也有一部分的人是比较相信,一旦棺材落在了什么地方,那么这个死者的灵魂就会落在什么地方的。而且在将死者的遗体放到棺材当中的时候,那么棺材的底部就必须要用一些东西给垫着,绝对不能让棺材触碰到地面。从把遗体放到棺材里面,直到棺材进入墓穴,在这一整个过程当中,棺材都是不可以落地的。
反正这种习俗到现在还在流传着,很多适合下葬的地方,现在也都保存着,至于信不信,那就看个人的看法了。
3、抬棺材有哪些习俗,为什么抬棺材途中不能落地?
正所谓“死者为大”,所以在我国文化中对于人在死后处理的一些身后事上也是有很多讲究的,今天我们来讲的就是抬棺材的时候中途是不能落地的。以前的古人有个说法就是:落地为坟,入土为安,意思就是人死后入棺之后,抬棺时一定不能落在某处,否则掉落之地就是心归之地,只能在那里挖坟入葬,这样死者就是入土为安,才能万事大吉,否则不说死者死后不得安宁,就连活着的家人可能也会倒霉。
人死之后,在出殡时一般都会安排很多人去抬棺,不是因为这个棺材有多重,而是说明了对死者的尊重。正是因为抬棺时棺材不能落地,所以就算贫苦人家,也是会安排至少两个活着四个人抬棺,富贵人家是八个或者十六个,尤其是帝王死后甚至需要上百人抬棺,方能显示出死者身份的贵重。曾经嘉庆皇帝在承德山庄避暑时突然暴崩,当时在把遗体运回京城之时更是动用了上万人来抬棺材,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有人接替,更是说明棺材不能落地。
只是古人毕竟多是土葬,而墓地一般都选在山上,山路崎岖难走,要是碰上下雨肯定抬棺更是难上加难,万一棺材落地了就真的只能葬在所落之处吗?后人也想了一个解决的好办法,就是把棺材再次抬起的时候,捡一块滑落地处的泥土放在棺材上一起抬走,随死者到墓地安葬,证明这里才是死者真正的安身之处。
这个抬棺不能落地大多盛行在还有土葬的地方,到了现代社会已经慢慢的没有这个抬棺不能落地的风俗了。我们不能说这个是封建迷信,因为一个地方就有一个地方的风俗特色,我们都要理解,因为这些都是文化遗留的痕迹!
4、民间棺葬习俗
土葬,是我国古代通用的形式,不仅汉族以土葬为主,古代匈奴、突厥、回纥等民族也以土葬为主要葬式。方法是用棺木盛尸,挖葬穴,将棺木深埋于土中,并以丘为标记。土葬的墓穴形制多样,最常见的是长方形土坑,也有“亚”字形的,腰坑放殉葬者及陪葬品。地下筑室墓穴多为皇宫、贵族使用,棺木放于室中。土葬与农业发展有关,农业地进步及与此相关的亲土、恋土、入土为安意识支撑并推动了土葬的发展,成为汉民族的代表葬法。中国古代有女娲持黄土造人的神话传说,人们普遍认为人既由土而成,死后还应回到土中去。而民间传说中的阴曹地府,也与土葬是相一致的。苗族有多次采取“复葬”的方法,即一次土葬后待棺木朽烂后再备新棺,装骨复葬,俗称“翻尸”,直至捡不出尸骨为止。回族依照宗教礼俗,至今还沿用土葬。到客家人居住的梅县地区旅行的外地人,常常被那些建于山腰或筑于田野的一座座形状奇特的坟地所吸引。在汉民族中,客家人的丧葬习俗和坟地建造很有特点,他们实行二次拾骨葬。客家人素有重孝道、敬祖先的传统。他们对治丧安葬礼的习俗特别重视。年过花甲的老人,身体尚健,晚辈便要为之准备其死后穿着的寿衣、用物和棺材。老人看着用大杉木制作的棺材,为自已过世之后有了长眠的卧具和归宿而欣慰。他们一高兴,精神愈发健旺,身板更加硬朗。不过,生老病死终究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当老人病危弥留之际,儿孙要依俗将他抬至上厅堂,放在临时支搭起来的木床上,铺席置枕,日夜守护伺候。待老人咽气去世(客家人俗称“过身”),遗属立即下跪痛哭,并从河里提回清水为之洗脸、擦身、穿上寿衣,在族人的帮助下,遗属在上厅堂设灵堂,并四出向亲友报丧。亲友闻讯立即前来吊唁,遗属举行隆重的家祭。最后选择吉日,在吹鼓手的哀乐声和飘飘扬扬的铭旌、挽幛中,出殡送葬。四名壮汉抬着灵柩,送到附近山上事先挖好的墓穴里埋葬。因客家人多住山区,死者皆葬于山上,于是俗称安葬死者为“还山”。与别地安葬逝者要堆坟、立墓碑不同,客家人第一次只是草草埋葬死者,既不起茔,也不竖墓碑,而是在三年、五年或更长时间后,再举行隆重的改葬仪式。就是民俗学家所称的“二次拾骨葬,”或日“二次葬”。遣属择定改葬的风水宝地后,便于农历八月初一(福建有的地区是大寒前后)请来安葬师傅,在焚香祭奠之后便掘墓开棺。若见土色黑湿,遗骸将靡,即在油纸雨伞的遮盖下,一一捡拾遗骨,并用山茶油拭擦干净。此谓把长眠地下的先人“牵起来”。随后,将遗骨按人体的结构,屈肢装人俗称“金盎”的缸状陶瓮里。这叫“捡金”。最后,将写有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的盆形圆盖,反扣在金盎上,用砖块,三合土等砌建永久性的坟地,客家人称之为“做地”。客家坟地,大多依山势斜坡而筑,后高前低,前后合围,其形状宛若罗圈形的靠背椅。对此,有人认为,将逝者安葬其中,好似让祖先安坐在向阳背风的安乐椅上,甚为安详稳当。有人则认为,客家坟地的构筑,酷似客家民居围龙屋:碑石后面安葬了“金盎”的穹隆形坟室,围龙屋的“上厅堂”;碑前及碑侧左右筑造的插香燃烛的蜡烛庵,似围龙屋的左右“横屋”;碑前摆放供品的祭台,犹如围龙屋前面的“晒坪”;坟前挖筑的半圆形墓塘,宛若围龙屋前的池塘;而坟后筑造的半圆形坟头,正像围龙屋背后的“后龙山”,是象征承接“龙脉”之处。由此可见,客家人继承着“人死灵魂在,事死如事生”的古老观念,并因此煞费苦心地长眠地下的先人,设计了酷似其生前居住的围龙屋状的坟地。值得一提的还有碑石的谥称。依照惯例,男性墓主称“公”,女性墓主则尊为“孺人”。孺人本是古代对大夫、官员的母亲或妻子的尊称,而客家妇女不论贫富贵贱,死后皆称为孺人。据说,南宋末年,元兵追捕幼帝赵昊时,幸得一群打柴的客家妇女机智地救下了赵昊。为表彰这一“功绩”,特许客家妇女死后皆谥称为“孺人”。关于客家人二次拾骨葬的由来,有人认为,这与客家人本为中原居民,后因躲避战乱而不断的南迁有关。他们不论迁往何处,必由男子用陶罐装上祖先遗骨同行,待定居后再择地另行安葬,以免远徙他方,无法返回故里祭坟。其实,二次捡骨葬是中华民族的古老葬俗之一。战国时期的《列子》及《隋书》等史籍,都记载了古代荆楚地区的一些二次捡骨葬习俗。近代以来,东北鄂温克、达斡尔、赫哲族的一些猎人从及萨满死后,常用桦树皮或苇席包裹遗体,放置在木架或高高的树杈上,待两三年之后,尸体腐烂了,再捡拾遗骨,装棺埋葬。而南方的广西壮族,广东、广西瑶族,云南苗族以及福建、浙江畲族,都有二次捡骨葬习俗。先用棺木土葬死者,过了三年、五年或更长时间后,挖墓开棺,先从脚骨开始依次往上捡骨,并顺序装入陶瓮,盖上圆盖,再修永久性坟地埋葬。至于用陶罐陶瓮为葬具埋葬死者,其历史就更为久远了。考古发掘资料表明,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人,已用陶瓮来埋葬未成年死者。而本为中原居民的客家人,却一直传承着6000年前的古老葬俗。客家人行二次葬时,还看重是否能为祖宗坟茔觅得风水宝地,并认为这对子孙后代的兴旺发达关系甚大。所谓风水宝地,据说要义有三:一是要有龙势,即山岭的脉络,发脉雄壮,奔腾有势,落颈俊秀灵活,结基丰实、宽敞。龙势主人丁兴旺。二是要有局,即对景罗列各峰,湾环回托,或旗或鼓,或印或案,皆应为基地所用。局主功名。三是要有水,即基地前面有对逆的江河,但江水又不是直冲基地,而是水口回环带水。水主财路。为此,从前行二次葬时,将先入遗骨装入金盎,若找不到吉地,便把金盎寄放于山间岩穴或田头地坎,以待日后安葬。这种暂时寄存“金盎”,俗称“寄岩子”。对客家人的二次葬,社会贤达和有识之士,早已有过批评。今天,安居乐业的客家人,不再迁徙流离了。为此,摒除旧俗,推行火化等殡葬改革显得十分重要。
火葬,是将尸体装殓后,用火焚化,保存骨灰。此葬法先行于少数民族。《后汉书》载:“羌人死则烧其尸”。《南史·林邑传》记:“死者焚之中野,谓之火葬”。《隋书》中的《赤土传》、《石国传》都有纵火焚尸习俗的记载。佛教传入我国以后,佛教徙实行火葬,对汉族产生了影响,汉族在宋代已有了火葬习俗,《宋史·礼志》中曾有记载。江南一些地方建有“化人亭”,专门用来进行火葬。元代,火葬更为盛行。据《马可波罗游记》载,京、冀、晋、江、浙、巴蜀等均有“人死焚其尸”之俗。由于火葬与儒家礼教不合,因此元、明、清三朝都有禁止汉族火葬的法令。火禁在汉族中较为少见,只是在少数民族中沿袭。直到现在,虽然政府倡导火葬,但民间仍不习惯,总以为土葬安生。城市的安葬习俗已彻底得到了改变,大多实行火葬。这里既有政府法令的效用,环境的限制,也有人们信仰习俗转变的因素。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地方,要完全实行火葬还要有一个过程。1956年4月27日,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会议休息时,秘书递给毛泽东主席一个折子,折子的内容是倡导实行火葬的。倡议书曰:“实行火葬不占用耕地,不需用棺木,可以节约装殓和埋葬的费用……”倡议书提出国家机关人员如赞成火葬可在后面签名。毛泽东看完折子后,连声称好,并第一个签了名。时参加会议的有15人签了名。1958年2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的黄敬去世后,按本人意愿实行火花。他是第一个实行火化的高级干部。1960年6年1日,国家领导人林伯渠(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一个接受火葬。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级干部带头实行火葬,使火葬在全城市得以实施。
水葬,在我国不普遍,康藏地区有此葬法。人死后,由喇嘛诵经,然后投入江河中,也有的盛于木匣中,到江河急流处打碎木匣,沉尸于江河中。沿海地区有将棺木置于海滩,利用潮涨冲入大海而水葬的。水葬也用于处理特殊死亡,如四川大渡河沿岸的汉族,过去对得传染病而死的人实行水葬。云南傣族对暴死、难产死、凶死者实行水葬。由于水葬污染水域,各朝各代都力求革除。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变化。1988年4月26日,广东率先举行海葬仪式,一艘大船载着420盒先人骨灰,在导航轮引导,海军军舰的护送下驶向珠江口外海域,在哀乐声中家属们把骨灰撒向大海。整个仪式严肃穆。新式海葬由于经济、卫生、方便、具有纪意义,在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逐渐得到了推广。
天葬,又称露天葬、鸟葬、风葬。少数民族中这种葬法最多。《隋书·契丹传》载:“父母死,以其尸置于小树之上,经三年后,乃取其骨而焚之”。《唐书·肃慎传》有“秋冬死者,或以其尸捕貂,貂食其肉,多得之”的记载。藏族多实行天葬,人死后,请喇嘛念经,择定送葬日期。送葬时,用牛驮尸到天葬场后,先把尸体放在葬台上,然后在葬台附近烧松柏香堆,浓烟升起,通知神鹰到来,神鹰习惯见烟飞来寻食。此时,操持天葬者将尸体从背面剖开。如果死者是僧徙,下刀时,先在背肉上划个有宗教意义的花纹。接着剖腹、取出内脏、切肉、剥去头皮、割掉头颅,把肉切成小块,堆放一旁,再捣碎骨头,拦以糌粑,捏成一团。然后先把骨团喂鹫鹰,再喂其肉。如果骨头没喂家,得再一块不剩地拣起,烧成灰,撒向四方。总之,要一点不剩地把死人处理掉,这样,死者就“升天”去了。天葬场周围山上的鹫鹰,除了吃尸体以外,不伤害任何幼小动物,被称之为“神鸟”,受到藏族人的保护,猎人绝对不能捕杀。藏族人把尸骨喂神鸟,神鸟吃完后飞到高山之巅屙屡,这样死者便可投胎到高贵人家。
树葬,也称风葬。东北鄂温克人实行树葬,人死后,将尸体包裹后挂于树上或放在支起的木架上,任凭风吹日晒,待皮肉烂掉后拾骨埋葬。
崖葬,也称岩葬,流行于西南少数民族中。此葬法是将棺木安放在通风的岩洞里,有的安放在洞中的木架上,洞口用草木遮掩。悬棺葬是利用天然崖洞或绝壁上的平台,有的在峭壁上凿孔打桩,将棺木放在上面。福建、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中曾流行县棺葬。当地俗称“挂岩子”。悬棺葬是中国古代南方一些民族的葬俗,其中以福建悬棺葬的年代最为久远,大约在夏代之前,距今已有3000多年。由于年代久远遗留下来的悬棺已不多见,只在武夷山的千仞绝壁上还能看到一处虹桥板。悬棺遗迹最多的是四川珙县麻糖坝。这种丧葬礼制的产生和形成,是与当地人民的灵魂信仰、祖先崇拜分不开的。采用悬棺安葬死者,是为了保护好死者,使他不受侵犯。把死者悬葬在临江河的绝壁上,可以使死者继续用他的智慧和权威,保护和监视他的子孙和臣民。
复合葬,是采用多种形式的葬仪。《北史·高东传》记有将死者下半身埋于地下,而上半身不掩,是风葬与土葬的结合。《北史·林邑传》记载了先火葬后水葬的葬仪。有些民族和地区采用火葬,大多也是先火葬后土葬,如土族、藏族等多用此复合葬法。
此外,还有亲人分食尸体的腹葬,不给死者穿衣的裸葬,以及药物存尸等。药物存尸应该说不属于葬法,而是处理尸体的古法。埃及的木乃伊即是,我国西藏高僧多用此法,即用特制香料涂身,存于瓮中,俗称肉身喇嘛。
5、农村抬棺材需要多少人?有什么讲究吗?
按照风俗来说,农村抬棺材一般需要8个人或12个人,多数地方是8个人抬棺材。抬棺材的时候讲究颇多,就是一路上棺材不能落地;抬棺材的人叫孝子磕头的时候,孝子们必须转过身来向棺材磕头;棺材盖上要盖一张毛毯,毛毯上放一只绳子绑着脚的大公鸡,毛毯上也要撒一些米等等。
农村抬棺材要多少人农村抬棺材的时候,大多数都是8个人。但有的棺材很重,而且要“巡山”,有些墓地不仅路途遥远,经常还要上山下坡,实际上8个人抬棺材是吃不消的,所以很多地方都是12个人抬棺材,棺材前面6个人后面6个人。还有些村子是抬“众人棺”,也就是村子里死了一位老人,村子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要来轮流抬棺材,这12个人抬累了就“换肩”,在棺材不落地的状态下,让另外12个人来接着抬。
抬棺材的是什么人抬棺材一般都是三四十岁左右的男人,不过现在农村很多劳动力都到广东打工去了,40多50多岁的人现在抬棺材也很正常。按照农村风俗,除了去世老人家里的劳动力之外,本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可以来抬棺,而且这算作是一种帮忙,可以不用随份子在酒席上大吃一顿,能得到一包好烟,一条毛巾。
抬棺材的讲究从棺材起步一直到墓地,棺材是不能落地的,否则老人的阴魂可能落入土中,所以一路上都有人拿着长板凳,实在抬不动的时候就用凳子在下面托住棺材稍事休息。在路上走不多久抬棺的人就会喊“孝子老爷磕头啦!”,此时走在棺材前面的孝子贤孙们,必须转过身来向棺材跪下磕头,即使地上有很多的石头沙子也必须下跪。抬棺路过别人家门口的时候,也必须停下来让孝子们向人家的门口磕头,这时人家就会在门口放一串鞭炮表示欢送。
6、抬棺材从奠棚下面钻有啥不好?
不管是有啥好与不好吧,最好是不要从下面钻,我觉得应该是不太吉祥
7、老人过世了装进了棺材。别人敲打。棺材有什么讲究?
老人过世了装进了棺材。别人敲打。棺材有什么讲究?我是一个姥姥养大的孩子,年幼时父母去外省打工挣钱,就将我留在姥姥家,直至我大学毕业。如今,我已娶妻生子,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我永远都忘不了,在姥姥家生活的童年岁月。
我小时候,总爱跟着姥姥去隔壁邻居家串门,邻居是一位跟姥姥差不多年岁的孤寡老人,她有五个儿子,却只有两个是有老婆的,剩下的三个直到现在都是光棍,相比之下姥姥的三个儿子都有老婆,已经算是非常优秀了。
邻居家有三间房子,靠边的两间用来住人,中间的一间用来存放杂物和过人。三间房子只有中间的这间向外有门,我们去串门必须先过中间这间,然后才能进去住人的那间,记忆中的姥姥,总是盘腿坐在炕上和邻居聊着村里的家长里短。

邻居家一开门,就能看见有一口棺材躺在房子中央,年幼的我好奇心很重,在姥姥和邻居聊天的时候,我总会跑出去研究邻居家的棺材。
棺材下面是用木凳撑着,棺材盖子没有全部合上,留了大概有个10厘米宽的缝隙,透过缝隙可以清楚的看到棺材内部,棺材里面放着一堆大卷的木屑,还有几个木制的棺材专用铆钉。
我曾不止一次的问过姥姥,邻居家为啥要放这么一口棺材,看着这么渗人,而且还这么占地方?她为啥不去世了再让儿子们买,买这么早不是咒自己死吗?棺材里为啥放木屑、铆钉为啥做成那种形状......关于这口棺材,我总有数不尽的问题问姥姥,姥姥回答的不耐烦了,总会告诉我,长大了你就知道了。

棺材释义
如今我长大了,对于小时候的疑问,也确实如姥姥所说一样,长大了也就知道了。邻居为啥要自备棺材,有两个原因,一是邻居不愿麻烦儿子们为其准备棺材,因为她的儿子普遍不是很孝顺,二是中国自古就有家中备棺的风俗,在旧时,人们超过50岁,就开始为自己准备棺材。
棺材是用来装遗体的柜子,就好比是选衣服一样,只有自己挑的才是最合适的,用什么木的、大小是多少、木板用多厚等等问题,都是自己挑选的最为合适。

棺材又称为寿方,放在家中也有增福增寿的寓意,至于渗人也是只有小孩子才会想的问题,大人们普遍都认为,家中备棺再正常不过了,尤其是孤寡老人自备棺材,那就更加容易被理解了。
棺材谐音官财,寓意升官发财,空棺材中放入木屑,也是寓意多财,邻居家的老人在自己的棺材中,放入大卷木屑,可能也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能多赚点钱,将来娶个媳妇吧。
对于老人而言,有一副上好的棺材,乃是人生幸事,活着混所好房子,死后混口好棺材,也不枉为人一场。所以,对于这件事情,每个老人都会非常重视。
8、农村老木工师傅做棺材有什么规矩
最后留一口,切记不可打掉,人家买回去让附近的木匠打掉,这叫不做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