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风俗民情-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1、包头的特有节日习俗
一、春节
俗称大年。年前打扫房院、拆洗被褥、缝制新衣、备办奶食、油食、肉和炒米等年货。农历腊月三十日(小建廿九日)白天,家家挂灯笼、贴春联、设香案。神龛前供羊背子祭供天地,除夕阖家团聚熬年(唱歌、猜谜、说笑话,彻夜不眠,尽兴欢乐)。午夜一过,饮酒进餐。年初一早上,男女老幼皆着新装,晚辈要给长辈献酒、递哈达行跪拜礼。小河套蒙古族行礼时还要交换鼻烟壶。乌拉特蒙古族通常初五以前不到亲友家拜年,初六至十五,男女青年结伙成群带哈达等礼物给亲友拜年,主人以酒食招待,一般不留吃饭。客人离去时,要带一小包砖茶回去,谓之“带喜回家”。新中国成立后,供神等迷信习俗逐步革除。
二、祭祖
祭祖分年祭、节祭两种。有的在家中设祖而祭;有的去坟园敬供年节食品,与汉族无甚差异;而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扫墓则与汉族不同。其祭品以茶叶、奶食、酒、羊背子等为主,其他祭品则视家境而定。每逢节日,近族由宗子或行辈最长者率同族致祭,祭毕将各人所携带祭品集中一起,由长者为之平分,团聚而食,尽礼而散。至于近族中殒身行阵或客死他乡的,则朝其方向遥祭。沿河一带蒙古族祭祖更为讲究。祭时,将刚燃过干牛、羊粪(清末用沙蒿等沙柴取代)加入平底铜盘中,然后撮少许茶叶、炒米、油炸食品、柏叶等置其上面焚祭。新中国成立后,祭祖中迷信成分逐步废弃,其俗渐与汉族趋同。
三、祭脑包
农历四月十三或七月十三,男女老幼,成群结队,牵羊带酒,行至脑包(用土、石堆成高约8尺许的圆形高堆)前,献哈达、焚香纸、领牲,然后在脑包附近相聚野餐,尽欢而归,意在祈福禳灾。
四、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蒙古语音译,意为“游戏”或“娱乐”。起源于古代祭敖包。成吉思汗征服花刺子模,在归途中,为庆祝胜利,举行盛大那达慕大会,会上进行射箭比赛。到元、明两代,进行射箭、摔跤和赛马比赛成了男子三项那达慕固定形式。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官方定期举办游艺活动。蒙古族至今以苏木、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那达慕大会,对得胜者分等级给予奖赏和荣誉称号。旧时,那达慕大会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诵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弭难。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成为蒙古族人民欢乐的节日,每逢夏秋欢庆丰收;人畜平安,便进行活动。80年代后,改在8月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周年纪念日,包头市曾组队参加过多次那达慕大会射箭、赛马、摔跤等比赛,以后那达慕大会还增加电影放映、文艺演出、物资交流等内容。
五、庙会
美岱召于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至十七日举行庙会,庆祝喇嘛教格鲁派灌顶经节。届时,方圆数百里蒙古族群众,身着鲜艳民族服装,扶老携幼,或骑马、或坐车、或步行,齐集美岱召上布施、赶会。庙会开始,先由乃琼压邪;接着跳查玛舞,俗称跳鬼;还有喇嘛在大雄宝殿诵经、佛爷乘花木轮黄缎帐轿车在城墙绕寺一周,赐民万福等内容。
五当召于每年农历正月初八日至十六日举行甘珠尔法会,祭祀弥勒佛。届时各地信徒联袂而来上布施、听喇嘛诵经。农历七月廿五日至八月初一举行嘛呢法会,每天晚上由僧众和俗界男女吹奏着乐曲、抬着巴林绕山一周。最后一天,器乐喧天,幡幛林立,规模更加宏大。法会结束,每个参拜者均可领到一些“乌利尔”等供物。
沙尔沁新召于每年端阳节举办登山盛会。清晨,青年人天色未明就成群结队相随上山,谁先登上顶峰就燃起篝火,旋即把人们从四面八方引来,纷纷登高远眺,领略大自然美景。届时,召庙早早打开大门,专供游人观览。经堂前宽阔平台上演出二人台、晋剧。
位于土默特右旗东南部的小召子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开始,举办5~7天庙会,初九为正会。庙会期间有喇嘛念经,跳查玛舞以及请专业或业余剧团唱晋剧、二人台等活动。届时,住召喇嘛以炒米奶茶及饭食招待香客。
新中国成立后,上述庙会逐渐破除迷信内容,增添游览胜迹、物资交流、文艺演出等活动。
六、糕灯节
农历十月廿五日,为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逝世纪念日。这天,土默特蒙古召庙和户家都要用蒸熟素糕捏灯多盏,灌食油点燃。届时召庙最为隆重,点灯多达千盏,喇嘛念经3日,信徒上布施、献肉、油等物,富裕户在院内设置高达丈余圆锥形灯山;普通人家也在院中设桌,捏灯百盏或在一大糕灯碗中置360根灯捻。灯点燃后,由家长带领全家绕灯山或香桌三遭,然后焚香叩拜。等香火散尽后众人将灯糕分食。新中国成立后,此节日渐消失。
七、祭灶
也称过小年。农历腊月廿三日,讲究阖家欢聚,吃团圆饭,喝团圆酒,晚间行祭灶礼。据《绥远通志稿》记述:“是日,稍富者多宰羊以祭,或供带肉胸骨及干果、稀糖杂陈一盘。焚香楮,并燃柴一束,加米糖诸物及羊骨数段于火内,罗拜叩祝,家人依次行叩拜礼,如谒岁然。祭余食物遍及家人,惟不给女子,已嫁未嫁皆同。”沿黄河地区蒙古族,则在这天中午煮绵羊胸叉,并在汤中煮米饭食之。晚上将去肉胸叉及肉食、油食、柏叶等祭品放入灶膛中祭灶。祭毕,全家人分食胸叉肉,不得上炕。乌拉特蒙古族,夜晚将供品羊肉、奶食、糖块等各取一点,撒入火堆,全家人面对火焰叩头、念经、祷告。新中国成立后,废止迷信内容,但仍讲究阖家欢聚,吃祭灶糖。
八、祭佛
蒙古族崇信佛法,祭佛为普遍习俗。蒙古族聚居地,一般都盖有名庙。没有名庙的村庄,则在家中供奉小佛爷。过时节,上庙焚香、敬纸,祭奠佛祖、祈祷恩赐。新中国成立后,此俗渐次消失。
2、河套的民风民俗作文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巴彦淖尔,这里既没有桂林甲天下的山水,也没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奇景,但这里有巍巍阴山、滔滔黄河、茫茫草原、猎猎大漠,这里曾经是恐龙的世界,这里是河套人的摇篮。在巴彦淖尔临河区就有一座以河套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河套公园。
河套公园位于临河西区,在西区的金川河上有一座玉带桥。翻过玉带桥就进入了河套公园,河套公园的地上除了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还有用上面刻着阴山岩画图案的石板铺成的大道,旁边都是碧绿的草坪,光着脚丫走在上面松松软软的,很舒服。小路旁边还有供人休息的椅子,公园里种了丁香、玫瑰、芍药、月季竺名贵花草,到了夏天,各种花竞相开放,色彩缤纷,花丛中蜻蜓和蝴蝶翩翩起舞。一阵风吹来,淡淡的花香,泌人心脾。公园里的其它建筑、灯具等都有着浓郁的河套文化特色。
河套公园最引人注目的是万丰湖,万丰湖东面有一个大凉亭,凉亭上坐满了乘凉的人们,在凉亭的旁边有一块巨石,小朋友有的在巨石上边照相,有的在巨石上玩。湖面泛着碧波,碧莹莹的湖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点点银光,一闪一闪,煞是好看。湖边总是人山人海,大人们坐在椅子上看报纸,孩子们在湖边的浅水里打水仗,溅起了一阵阵水花……
我喜欢美丽的河套公园,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场所,而且美化了环境,净化了空气,弘扬了河套文化。我也更爱养育了我的家乡——巴彦淖尔。
3、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1、祝寿习俗
祝寿是蒙古族人民为老人举行的一个礼仪庆典。蒙古民族的祝寿礼和过本历年都是在年纪大时才举行的。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九十时才祝寿。
2、婚宴礼节
举行婚礼的前一天,男方要举行“祝福新房仪式”,而女方要举行“姑娘宴”。男方在婚礼前一天举行的宴席,主要是设宴招待聘来的迎亲这代表和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并举行祝福新房仪式。
3、葬礼习俗
喇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后出现的一种葬式。为王公贵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所采用。普通人死后,多数不实行火葬,只有患传染病或产妇死后,才进行火葬。火葬法是:人死后,脱去旧衣,换上新装,或用白绸缎裹其身,将尸体盘坐装入3尺方形木制小轿里,封好轿盖。
(3)河套风俗民情扩展资料:
蒙古族的文化活动:
1、蒙古族一向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河套地区流传有这样一句话:“河套的民歌牛毛多,唱了三年,唱了一支牛耳朵。”反映了内蒙古民歌之多。蒙古民歌可分为长短调两种体裁,蒙古民歌充分反映出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听了使人有置身蒙古草原之感。
2、马头琴是蒙古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因琴杆上端雕一个精致的马头而得名。最早的马头琴称为“奚琴”或“胡琴”,起源于东胡的“奚”(即库莫奚),清末称作“潮尔”。演奏形式多半是独奏,或是自拉自唱。马头琴拉出来的声音辽阔低沉,悠扬动听,仿佛把人们带进茫茫无边的草原。
3、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舞蹈有马刀舞﹑筷子﹑安代﹑驯马手、小青马等。通过草原马上生活提炼而成的马舞,造型挺拔豪迈,步伐洒脱轻盈,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腾跳之间,都使人感到骏马的纵越和蒙古人民剽悍﹑勇敢的性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4、河套平原风俗 坐在炕上吃饭用的桌子叫什么
答案已经被你说出来了 坐在炕上吃饭用的桌子 就叫做“炕桌”
5、蒙古族有哪些风俗习惯100字
1、服饰中,长袍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服饰,袍子肥大,不开叉。过去牧区的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以绸缎、棉布做衣面的;夏季一般穿布类;颜色一般爱用红、黄、深蓝色。
2、新中国成立前,蒙古族地区曾有过很多落后的婚姻习俗,如贵族一夫多妻﹑包办婚姻﹑结婚前要由喇嘛念经或求神问卦﹑重聘礼﹑抢婚、收继婚习俗等风俗。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青年男女都是自由恋爱,自主择偶,绝大多数家长接受和同意孩子的选择,父母前往女方家“征得同意”只是一种必要的程序。
3、新中国成立前,蒙古族的丧葬一般有火葬﹑土葬和野葬(也称天葬)。新中国成立后,蒙古族野葬形式消失,完全改用土葬和火葬,其丧葬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自己家族的习惯。
(5)河套风俗民情扩展资料
蒙古族的文化活动:
1、蒙古族一向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河套地区流传有这样一句话:“河套的民歌牛毛多,唱了三年,唱了一支牛耳朵。”反映了内蒙古民歌之多。蒙古民歌可分为长短调两种体裁,蒙古民歌充分反映出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听了使人有置身蒙古草原之感。
2、马头琴是蒙古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因琴杆上端雕一个精致的马头而得名。最早的马头琴称为“奚琴”或“胡琴”,起源于东胡的“奚”(即库莫奚),清末称作“潮尔”。演奏形式多半是独奏,或是自拉自唱。马头琴拉出来的声音辽阔低沉,悠扬动听,仿佛把人们带进茫茫无边的草原。
3、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舞蹈有马刀舞﹑筷子﹑安代﹑驯马手、小青马等。通过草原马上生活提炼而成的马舞,造型挺拔豪迈,步伐洒脱轻盈,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腾跳之间,都使人感到骏马的纵越和蒙古人民剽悍﹑勇敢的性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6、河套街道的历史文物
清代胶州湾勘界碑
此石碑至今仍完好矗立在河套街道潮海东社区前海路。碑上面大体的内容就是潮海东徐氏家族海疆范围。潮海分为潮海东和潮海西,潮海东几乎全姓徐,潮海西几乎全姓陈。徐氏族人于明朝先来此地建立潮海,而后划分海疆。
根据碑文记载,徐氏海疆的范围:南至铁骑山女姑口(现流亭街道西山),西至打碾石(不知道在哪里,社区老人也无从知晓),北至土茔子(现位于青岛出口加工区内,为战争年代狼烟点燃地,已经不复存在),东至尚家沟小石滩(尚家沟存在,但是小石滩在哪里无从知晓)。
乾隆壬辰年(1772年),时宰相刘罗锅刘墉在山角村(今河套街道山角社区)刘氏族的请愿下(传刘墉与山角村刘氏为同族),亲自主持时胶州湾北岸几个村重新划分海疆,结束徐氏独享海疆的历史。
古烽火台遗址
古时,大沽河、胶莱河、桃源河等河流汇流入海之地称为“汇海口”,地处汇海口东侧的河套一带称“汇海社”,“河套村”因坐落在两条沙河之间而得名。河套地域海岸线曲折,古为海防重地。明初,为抗击倭寇,在此建四处烽火台,并派兵驻防。
据罗家营村罗氏家谱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罗氏祖从云南安阳县迁来建村。因村西南有一座烽火台(俗称“烟台”“大茔子”),又因地处即墨县最西南部,故村名称“西南茔子”,后以姓冠名“罗家营”,距今已600多年。清朝顺治十五年(1658年),在汇海口设千总一员,统兵驻守海防。
鸦片战争后,由于国力衰弱,烽火台无兵驻守,于清末坍塌。“文革”时期又有三座烽火台被铲为耕地,今仅有一处遗址尚存。
“港(当地方言念jiang)门口”的兴衰
1938年,11月日本侵略军加修沿海公路,并在潮海村西港门口建据点一处。港门口,对于整个河套街道上了年纪的人再熟悉不过。它位于潮海西社区西侧,今将军花园所在地。很难想象,这里在一百多年前还是渔船往来的港口码头,沧海桑田,这里由于泥沙淤积,距离海岸已经有2公里的距离。
蝴蝶山
蝴蝶山,亦为一个旧地名。早些年间,今潮海西社区西侧有渔船往来避风的“港(方言念jiang)门口”。港门口东岸为潮海,北岸为孙哥庄旧村,西岸为罗家营,当乘船于海上望罗家营、潮海、孙哥庄三个村子,宛如一只蝴蝶,潮海与罗家营为蝴蝶两翼,孙哥庄旧村位于蝴蝶身子,因此,渔民间有流传“守着蝴蝶山,入了港门口,天风不翻”,这也说明了港门口为天然避风良港。如今,海水退去,只留下一段记忆。
大涧石门山奇景
域内大涧村西北靠近桃源河处有一山缝,深邃莫测。山缝两侧为陡峭光滑的耸立崖壁,酷似一座“石门”。因石门地处大涧村地界,故称“大涧石门山”。石门附近,怪石嶙峋,形状各异,人们按其形状称为“石牛”“石马”等。从石门山北部胶州一带的村庄向南遥望石门山,只见石门高耸,山势巍峨。每当要下雨时,便有云雾从石门洞中飘出。农谚有“石门山生云,必有雨来临”之说。
民间传说石门洞中住着神仙李灵仙,那儿也有天地人间,风调雨顺,树木葱茏,鸟语花香。人们男耕女织,相亲相爱,到处是欢声笑语,没有邪恶争斗。洞外贫苦百姓还能时常得到洞中仙人的接济。石门的右前方有一像“牛”的巨石,兀立于桃源河岸边。传说此石是神仙所饲黄牛,夜入庄稼地,因贪吃至日出不归,被农民断喝一声,受惊后卧地化为“石牛”。流传在河套一带大涧石门山洞的故事与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述大同小异。当地人认为陶渊明所记“桃花源”就在大涧石门山洞里。因为石门山洞前清澈潺潺的小河也名“桃源河”。
一村两区的岁月
罗家营村,旧称西南茔。德占青岛时期,强租胶州湾。其中一块租借碑将罗家营的西南半村划进了租借地中,由此形成了一个村因一条路分为不同归属管辖,于是便有了罗家营子和南茔子两个部分,直到解放后,南茔子部分才由胶州营海划回。
来自五湖四海的人
一般认为,经历元末动乱与永乐扫北,山东人口殆尽,由此,明朝开始了山西以及云南移民填山东。在河套街道,葬礼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就是孝子朝西南方向为父母“指路”。为什么朝西南方向,因为,河套街道乃至整个青岛市的村庄多数由明代云南移民而来,朝西南方向指路,为的就是将魂魄送回西南老家。然而,河套街道所有的姓氏都是从云南而来的吗?当然不是。
从云南移民而来的姓氏以罗家营社区罗姓,潮海东社区徐姓等为代表,而潮海西社区陈姓是从四川因职务调整移民山东,山角社区刘姓从安徽而来,更有甚者,传上疃社区的王姓是躲过“永乐扫北”而幸存的“土著”。因此,朝西南方向“指路”,只是约定俗成的一种风俗,但河套街道的姓氏来自五湖四海。
7、蒙古族的民风民俗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有以下几方面:
一,崇拜天地
蒙古崇拜天地族对天地十分崇拜,喻天地为父母。以为天是伟大而神圣不可侵犯的,它支配着世间的一切。大地哺育万物,是万物生长之源。
因此,在一些重大活动乃至日常生活中,对天地很崇敬,如熬好奶子,首先向天地泼洒敬祭;喝酒时,用无名指蘸酒,朝天地弹洒后,才能自饮;吃咒发誓时,向天地表明心意等等。如遇干旱无雨或人畜疾病流行,要祭祀天地,请求天地保佑,开恩赐福。
二,火神祟拜
火有神灵的概念存在于蒙古族中,他们以为火有驱逐邪恶之功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传统观念里,它也是一家之主——灶神的化身,主一家之兴衰。
平时在饮酒或吃肉时,向火中点撒一些,以敬火神。过年时专门设供品敬祭。分家另过的夫妻回父母家时,妻子首先向灶神叩拜。禁忌往火里倒水、用刀子等尖硬物捅火。
三,拜神佛
蒙古族是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对宗教领袖和活佛,特别尊敬和崇拜。老人们认为人间最伟大、最值得尊敬的人,便是宗教领袖和活佛;活佛天生就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知识、出众的才华,知道现在,还能知道过去和未来,是人间最万能的人。
如果平民能受到他们的摩顶,就会得到幸福和平安。因此,老人们克服一切困难到活佛所住的地方顶礼膜拜,向佛爷虔诚地敬献出一切珍贵的东西。
四,做客忌
牧民虽好客,但做客忌讳亦多。客人进蒙古包时,切忌挽着袖子,或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将鞭子放在门右,且要立放。进包后,忌坐佛龛前面,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俗、不尊重民族习惯而受主人冷待。
五,忌蹬门槛
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时,忌蹬踩门槛。农区、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也有与此类似的禁忌。古代,如有人误踏蒙古大汗宫帐的门槛,无论是谁,必被立即处死。此禁忌风俗沿袭至今。
六,忌摸头
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抚摸小孩的头部,认为生人手不洁,摸了孩子头部,会有害于孩子的健康发育。
七,忌打狗
到牧民家做客,切忌打骂主人家的狗,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主人极大的不尊重。俗话说“打狗看主”,看在主人的面子上,千万不要打骂主人的狗。骑马到牧民家做客,一定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来迎接并看住狗后再下马,以免被狗扑咬而发生宾主俱不愉快的事情。
8、河套文化的概况
河套文化的和谐精神,集中体现在饮食风俗宗教文化中。各族人民在彼此相依的漫长岁月中,饮食方面既保持了各自的传统,又融会互通,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味。比如蒙古族的羊背子、烤全羊、涮羊肉、奶茶,回族的麻花、白焙子、油炸糕,甘肃的拉面,陕北的羊肉泡馍、肉夹馍,山西的烙,还有独具特色的面精酿皮、猪肉勾鸡,酸烩菜等吃法,蒙汉兼通,老少咸宜,风行河套大地。在民风民俗方面,河套人的“婚丧嫁娶”形式既有蒙式,也有汉式、回式,在一些细节方面,还糅合各族各地长处形成比较统一的风俗习惯。传承中各民族都能相互学习、借鉴,接受认同。最典型的是宗教信仰,河套人的宗教信仰可谓大杂烩,遍地开花的寺庙、教堂,充满了个性化特征,佛教、基督教、道教、伊斯兰教都有一定的尊信者,甚至于在同一个村营里,就有三大宗教的不同信徒住在一起,且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这在全国都十分少见,充分反映了作为移民文化的河套人的宽容大度的性格禀赋。作为民族融合、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绝唱的“胡汉和亲”,更是构成了河套文化坚强的底蕴,独特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绚丽多姿的民族民俗风情,凝聚了河套文化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奏响了草原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的乐章,印证了民族血脉融合的延续和民族大团结优良传统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