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汝城风俗-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1、汝城有什么风俗人情?
各地春节习俗——广西 南宁地区春节习俗 春节是南宁地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初一零时起,家家燃放鞭炮,表示辞旧迎新。初二亲友带上礼物互访“拜年”。十五元宵节晚上闹花灯。十六县郊农村举行庙会、“抢花炮”。按壮家独特的春节习俗,还要进行挑新水、喝伶俐水、舞狮、舞鸡、舞春牛等活动。大年初一的拂晓之前,壮族的家妇就已纷纷到小河去为全家挑新水了。在挑新水时,还要捡几块与家畜相像的石头回家,并且一路走一路模仿六畜的叫声。回到家里,就把这些石头放进猪圈、牛栏,祈求六畜兴旺。然后,用新水煮新年茶给全家喝。壮家女要喝伶俐水,就是在汲新水之前,争着喝由村中公认的“伶俐嫂”捧给大家的清水,她们相信这样便可更加聪明伶俐,待嫁姑娘更是借此机会补求在新的一年里找到如意郎君。桂西一带的舞鸡、舞春牛更是别具特色。大年初一,由舞鸡的青年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门鸡,打着锣去各家各户贺年,他们唱起吉庆幽默舞鸡歌,使主家喜笑颜开。主家从“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祈求六畜兴旺。舞牛更是有趣。舞牛人用系作精巧的“春牛”表演,一人在前撑着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后面由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驱赶着“春牛”,簇拥着春牛的还有敲锣打鼓的,唱春牛歌,浩浩荡荡,喜气洋洋。 舞春牛 桂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年青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 舞春牛更为有趣。“春牛”是用竹片巧妙编织而成,牛头、牛角糊上绵纸,画上牛眼,牛身是一块黑布或灰布。舞牛人敲锣打鼓在村中表演,钻进布底的两人,一人在前撑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后面跟着的是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此外,还有敲锣打鼓的,领唱春牛歌的,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舞罢上村又到下村,从初一闹到元宵节。舞春牛的人们为农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同时,也寄托着对农家丰收、祥和的祝愿。 打扁担过新年 “正月舂堂闭轰轰,今年到处禾黍丰。”这是广西马山、都安、上林、忻城等地壮家流传的一首古谚。唐代刘询在其《岭表录异》中曾生动地记载了舂堂的舞韵:“春堂者,以深木刻而槽,一槽两边,约排了柠,男女立以舂稻梁,敲磕槽舷,皆有遍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今天,代替舂竹的是农家的扁担,木板代替了大木槽,古老的舂堂以打扁担的娱乐形式焕发了生机。 从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担声,响遍了壮族山乡。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发出的声音或脆、或沉,声声相异,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韵律。在扁担不断相击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转动,更使人眼花缭乱。技巧娴熟的各种动作,在声声扁担撞击声中轻松完成。 喜庆佳节的打扁担活动,更是热闹非常。场上长形的竹筒和锣鼓与之伴奏,围观的群众不时地传出唱彩声,节日气氛特别热烈。 在打扁担的人群中,你可以发现两髻斑白的老人和稚气十足的孩子,有的全家挥扁担上阵,有的母子同场打扁担,你赛我、我赛你,整个打扁担活动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赶圩路上,山民们腿走酸了,肩挑累了,就把担子一放,打起扁担,不一会儿疲劳便在扁担声中消失了。赶墟路上的打扁担活动即兴而起,尽兴而散。打扁担真是壮乡的一种轻巧而方便的文体活动。
2、郴州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风采?它们和郴州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有什么关系呢?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中段与罗霄山脉南段交汇地带,东界江西省赣州市,南邻广东省韶关市、清远市,西接永州市,北交衡阳市及株州市,距省会长沙市350千米。自古以来,郴州拥有着众多美誉,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乡”、“中国民歌之乡”、“中国诗词之乡”等,同时作为“粤港澳的后花园”,郴州的经济发展得非常迅速。然而,在我看来,我觉得我的家乡—郴州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她有多么美丽、经济多么发达或是有多少旅游胜地,她最具特色的一点是她拥有着众多独特的民俗风情,让人印象极为深刻。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作为一个多民族地区,郴州有满、苗、回、蒙古、畲、僮、哈尼、土家、侗、彝、壮、藏、维吾尔、瑶、布依、傣、黎、高山、柯尔克孜、仫佬、仡佬、土、白、纳西、朝鲜等25 个少数民族,其中瑶族人口8万余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02%。郴州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习俗。郴州民俗文化积淀深厚,地域特点十分突出,乡土气息浓郁淳朴。郴州传统民俗极为丰富,有安仁赶分社、瑶族起春节、瑶族团圆节、瑶族盘王节、伴嫁哭嫁及遍布农村各地的赶圩场等各色民俗风情,让亲身感受过其民俗的人对其赞不绝口。下面我将从家乡的众多民俗风情中选一些重大的,具有深刻影响的民俗风情向大家作简单介绍。 安仁赶分社 安仁赶分社始于宋朝,是为纪念炎帝神农而流传下来的民间盛会,属全国独有的民俗节日。 相传炎帝神农氏带8名随从到安仁境内尝百草,治百病,教化百姓农耕。后人为纪念神农氏等9仙,在豪山冷水石山处建了一庵取名为“九龙庵”,把神农野炊过的地方取名为“香火堂”,洗过药的池叫“药湖”。后唐时,在宜阳河与永乐江汇合彼岸山清水秀,风景优雅的香草坪建有一
庙,供人祭祀神农氏,人们习俗“择社日祭神以祈谷”,朝拜者络绎不绝,先有捧售香烛、纸钱者,继而交易草药、藤索、锄柄、斗笠等等,规模越来越大,渐渐发展到农副土特产交易。宋咸平五年,徙县治于此,始定每年“春分”、“春社”(一年12个月,农历划分为24个节气,约15天为一节。选择春分节前三天和后三天为社日也称春社举行祭祀活动,俗称“赶分社”)节日在县城南门洲“赶分社”,每次赶分社为期7至10天,其中以草药最具特色。 每年农历春分节前后,四面八方的人们齐集安仁县城,进行祭祀炎帝和中草药材、谷种、农具、农副产品、竹木器等商品交易活动。赶分社期间,草药市场上摆满从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各国采集而来,涉及数百科近千种的中草药。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河南、新疆、内蒙古等10多个省市近100县的药商每年来安仁“赶分社”时,上市集散草药超过万担,人们配好草药带回,辅以猪脚炆之,食后下田开耕,既壮身强骨,又祛寒除病,相沿至今。近些年来,当地政府以“分社”搭台,经贸唱戏,“兴千年药市,招天下客商”,使赶分社这一传统习俗焕发了勃勃生机。 瑶族起春节 瑶族起春节,是瑶族人民的春耕纪念节。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一日,瑶胞手持绿叶青枝,敲锣打鼓,齐集盘王庙,举行祭春活动,祭祀山川大地,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瑶族团圆节 瑶族团圆节是为纪念瑶族先祖六男六女受封婚配,团圆成亲之日。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瑶人杀牲庆贺,喜气洋洋。入夜,敲锣打鼓,到村外燃烧篝火,舞动火龙火狮,围堂歌舞,直到深夜甚至通霄达旦。 瑶族盘王节 瑶族盘王节是瑶族最隆重、最神圣的传统节日。自农历十月十六日起,瑶人在盘王庙里举行“还盘王愿”的祭祀活动,历时7天7晚或5天5晚。节日期间,既有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也有吟、唱、颂、歌、舞、表演、对白、说笑、与客人对唱等娱乐活动。
伴嫁哭嫁 伴嫁哭嫁是旧时流行全市农村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婚礼习俗。伴嫁、哭嫁,在郴州的不同地区,它的叫法也不一样,在嘉禾县称为“坐歌堂”,桂阳县叫做“坐花筵”,苏仙区谓之“坐花园”。伴嫁唱的歌,嘉禾县叫“伴嫁歌”,桂阳县叫“唱娘娘”。哭嫁唱的歌,嘉禾县叫“哭嫁歌”,汝城县叫“哭喂喂”。名称虽不一致,但内容大体都是一致的,其歌词是出嫁闺女哭诉父母养育之恩,哭诉伴嫁姑娘、姐妹之间的离别之情,更多的是表达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以及对美满婚姻的向往。伴嫁哭嫁歌曲调淳朴简洁,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感很强。演唱时均无乐器伴奏,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对唱、轮唱、边说边唱、边舞边唱、哭唱、骂唱等。 赶圩场 郴州自古以来就有赶圩场的风俗。自明代以来,郴州民间在水陆交汇处及城镇周围设置圩场(集市)进行商品交易。交易日期或“一、四、七”或“三、五、八”或“三、六、九”,各地依习俗而定,沿袭至今。像是我们镇,就是每月的一、四、七赶圩。圩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商品供市民选择,为周边市民提供了极大地方便。每回赶圩都是热闹非凡呐!并且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圩场贸易活动日益活跃,成为全市农村商品流通的一个主渠道,形成了一批享誉整个湘南地区乃至全省全国的大圩场,如嘉禾县塘村镇圩场、永兴县马田镇圩场、苏仙区良田镇圩场等。 宜章夜故事 宜章夜故事是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群众性文化活动。每逢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元宵期间,或单家独户,或多户联合,或以群团、单位组织装演夜故事。“故事”游展时,火把通明,爆竹轰鸣,锣鼓喧天,观看群众人山人海,万人挤街。由于“故事”活动时间在夜间进行,“夜故事”也就由此得名。1995年,省文化厅授予宜章县城关镇为“夜故事艺术之乡”, 临武傩戏 临武傩戏,当地人称之为“神狮子”,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方式,主要通过村落、家族或个人请愿、还愿来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这种祈愿的表达 以“傩戏”这一娱神又娱人的戏曲形式为载体盛行起来,并口授心传,代代传承。傩戏形成于大明成化年间,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逐渐恢复。每年只在正月表演,场地都在户外,且不固定。傩戏表演过程中,佛、道、儒家文化交错渗透,具有浓郁神秘的楚巫文化色彩和珍贵的艺术价值,被称为“戏剧艺术之源”、“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为了写好这篇论文,我收集了很多资料,还打电话询问了家乡的一些老人及朋友,因此了解到很多我原来都没有听说过的家乡特有的民俗,心中也油然而生一种自豪之感,我为家乡有这么悠久的文化传统及多种多样的民俗风情而骄傲。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就是“人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以至一个想法,都离不开他生活的土地,一个人和他的老乡身上有同一种味道”。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民俗的力量。我相信,每个地方的民俗对生长在那片土地上的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自己一定要更多地了解有关家乡的民俗风情,与此同时,还要像其他的人介绍我们家乡的民俗风情,让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3、为什么汝城人不像湖南人
汝城县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汝城人与湖南人的地方差异比较大,而且汝城地区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跟湖南地区的文化接触差异比较大,然后同时受到其他两个省的风俗影响,所以汝城人不是很像湖南人。
4、汝城的节日习俗
汝城的节日习俗
婚姻-文定-行聘 -迎娶
俗称大定。先由媒人说合男女两家父母,如双方同意,即可行“文定”礼。通常是男家备礼银礼肉若干,附上一幅“求帖”,送至女家。女家则朋一幅红帖,写上女子出生年、月、日 、时,回送男家。此帖名“庚帖”。也有至迎亲之日“庚帖”由女子亲身带至男家的。汝城有吵新娘的习惯,常常捉住新郎新娘到一起“碰额头”,或者用炱煤给新郎新娘抹黑脸,或者以竹木筒灌水注射到新郎新娘脸上、身上或床铺上,以种种恶作剧来逗乐。新郎新娘遇上这种情况,不能翻脸生气,只能设法躲避。平日人缘越好,就吵得越热闹。娶再醮妇及抱童养媳,礼仪则极为简单。
2.寿诞
汝城计算年龄,习惯多用虚岁,人一降生即称一岁,过年即称两岁,因而寿庆重一轻十,即除一岁外,其他若十一、二十一、……八十一、九十一称为“大生日”,而二十、三十……八十、九十则称为“齐寿”,此外的生日则称为“小生日”。大生日则大庆,“齐寿”则小庆,小生日则只是吃对圆蛋,不搞寿庆。做生日庆寿,一般是五十一以上,愈老则愈隆重。寿诞之日,亲友族邻即备礼前来庆贺(一般不发请柬),如果因家庭经济条件或其他原因不打算设酒宴大庆的,便事前向亲友婉辞,但至亲姻眷则是难以辞脱的。寿礼一般是鸡、鸭、肉、蛋、糍、酒等,有的还要加上衣、帽、布疋。富有之家,也有送寿屏、寿彩、寿桃、寿面的。机关单位则送寿屏加上红包作寿仪。80年代起,不兴送寿桃、寿面,但有送生日蛋糕的。
3.丧葬
父母到了垂暮之年,子女便要为父母备好寿具(棺材)、寿衣。备寿具必须在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个日子,俗谓“大空亡日”,然不定年期。制寿衣必须有亲生儿女及儿媳参加。
父母到了弥留之际,如系父亲则须将其卧榻移至厅堂,母亲则仍留内室。凡在家子女,必须终日守候,不敢远离;在外子女亦须尽速返家,守于榻前,以尽送终之礼。
5、为什么汝城人不像湖南人
汝城人不像湖南人的原因是,因为汝城县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多多少少会受到其他两个省的风俗影响,所以汝城人不是很像湖南人。
6、湖南汝城结婚第一年端午节送什么给丈母娘?
买点礼品给丈母娘点钱。
7、汝城十八怪是什么意思?
柏油马路黄泥盖 环城西路种白菜
锅头当瓦盖 蓑衣当被盖 开口闭口就吊9埋
姑娘就喊太太 豆根也是碗菜 菜 菜菜 菜菜 ~
烦死人呀 烦死人 菜街上买鱼子菜 鱼子菜呀
鱼子菜 就是田螺菜 ~
大家不奇怪 千万别奇怪 勺子叫汤柄
吃饭要拿筷 有这样的人没这样的胆
8、湖南有什么传说故事和风俗习惯
一、故事:苏仙传说
“苏仙传说”是历史悠久的地方民间传说故事。苏仙,名耽,桂阳人。苏耽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一年瘟疫流行,他与母亲用桔叶、根、井水配马岭山桃石熬制汤剂,救治了病人。后随道士出游,民间传说他已跨鹤成仙。
2014年11月11日,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申报的苏仙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中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风俗习惯:
1、湖南方言
湖南方言,包括湘方言、西南官话、赣方言、客家方言,另外,还有湘南土话、乡话这一些尚未确定归属的方言。湖南是一个方言复杂的地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人既能说本民族语言,又能用汉语方言进行交际。
2、湖南戏曲
湖南省现有地方戏曲19种,艺术表演团体近100个,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湖南花鼓戏。花鼓戏《老表轶事》入选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实现了在国家级精品剧目评选零的突破。大型山水实景节目《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成功上演。
3、湖南小吃
长沙火宫殿臭豆腐,口味虾,水煮鱼头,鸭脖子,唆螺、鱼头豆腐、豆腐干、津市牛肉粉、耒阳坛子菜、荷叶包饭、腊鱼、腊肉、腊肠、剁辣椒、三角干子、龙脂猪血、岳阳烧烤、浏阳蒸菜。
(8)湖南汝城风俗扩展资料:
湖南的一些风景名胜:
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西北部,东经110°20'30"~110°41'15"、北纬29°16'25"~29°24'25"之间。由张家界市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桑植县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合而成,后又发现了杨家界新景区。方圆369平方公里,奇山异峰3000多座,其中海拔在千米以上的有243座。
2、韶山风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韶山位于湖南省湘潭县境内,距长沙市108千米,是长株潭城市群中一颗美丽的明珠,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故乡,也是他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