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尊龙体育 » 风俗彩礼 » 蕉岭风俗

蕉岭风俗-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发布时间: 2022-11-10 19:45:03

1、梅州葬礼风俗

旧时,老人逝世,俗称“过身”;安葬,俗称“还山”。葬礼亦有许多繁文缛节,内有钱人家还容要延僧诵经(俗称做斋)。蕉岭县用棺木土葬为尚,今已除旧习实行火葬,祭祀,蕉岭各姓均有祖祠,设于县城者为宗祠,设族中曰家襟祠亦称祠堂。祭祀祖先分春祭与秋祭,春祭主要为扫墓形式,秋祭在八月,每姓各有祭日,从八月初一至秋分为止。但也有部分地区祭祀祖先日期七月半或其他时间。

2、有哪些客家春节风俗

"百节年为首",过年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祟向传统的客家,围屋里的春节更有着一番浓郁的亲情。然而,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的迁徙中,形成了各地不同特色、有着各自风情的传统春节习俗。我们客家的年俗一般有:入年挂又称 "入年价",农历十二月廾五日起就"入年挂"了,客家户户大扫除,不可口说不吉利的话,用有香味的树叶放在热水中给老幼洗澡,暂停下田工作,有大锣鼓乐队的就可以开始打起来了,各个村庄里都可能听到此起彼落的锣鼓声,准备鹞、鱼、肉等三牲,奉敬天地神明,以谢庇估之意。

储食物--由十二月十五日起至正月十五日止,客家人过农历年期间,除以上的三牲之外,要准备很多食物例如:

1、甜粄:甜叛也就是用米磨蒸的年糕,用七成糯米渗三成籼米在水裹泡浸一天一夜,再放在碓臼中,舂成细粉和上油糖,垫豆腐皮和芭蕉叶,用蒸笼蒸之,熟了就成深红色的"甜粄"。

2、发粄:也就是广府人称"松糕"的。

3、煎粄:又叫"煎丸"也就是广府人称的"煎堆"。

4、苏花:用油炸的各式各样的芝麻豆类等。

5、米程:用米和糖合制而成,如台北街头常有用机器做的"米香"相似。

贴春联--除夕前家家户户以红纸书联贴门上,门中央陈姓的写成"颖川堂"两边联则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或"颖川世泽,太史家声"之类的联句。

除夕日--(客话呼: 年三十日)上午敬神,晚间敬祖公,敬神在庙裹,敬祖公在祠堂或厅下裹,大家挑看三牲,纸宝二头跑。敬过神的三牲可再敬祖公,到最后由八仙桌上撤回家,供全家团圆吃年夜饭之用了。除夕晚大家必须洗澡,否则下辈子有会变牛的传说年初一|除夕深夜初一凌晨,通常是不入睡的,到时鞭炮,锣鼓声大作,互道恭喜,接财神,再敬祖公。初一那天多吃素,除了使肠胃可休息休息还有斋戒净身的意思。初一不扫地,不洗澡,意思是不要把财气赶走了。

年初一食斋--在客家人聚居的闽粤赣地区,素有农历年初一食斋的习俗,据说已持续了三百多年。即年三十(或廿九)晚餐以后,家家户户必须把装盛过荤腥的碗筷碟盘勺等厨具统统用开水泡过,甚至连盐缸都要临时换用,年初一整天只吃豆腐、青菜等斋菜。

这种奇特的习俗有一种传说。

传说客家人居住的某村有个古泉公,生有十一子,长大后都分了家,古泉公独自为户。有一年大年三十,儿子们接二连三地来对父亲说:"爸爸,今晚你不要做饭了,来我家吃吧!"但是到吃晚饭时,十一个儿子都想到一块去了:"我不请父亲吃饭,其他兄弟总会请他吃吧。"于是,直至十一个儿子家家都吃完除夕的晚餐,还没有人去喊父亲吃饭。

吃完饭,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个人说:"这么晚了,不知有没有人还没吃饭啊?"有一个人指着身边一条黄狗说:"除非这条黄狗还没喂吧!"坐在一旁的父亲气得七窍生烟,瞪着眼破口大骂:"你们这些不孝子,你老子就没有吃饭!"住在上屋的第三子新穰公头脑颇灵活,听见父亲怒骂,立即挎上一条钱袋从后门出去,由屋背转到大门口,装着全不知晓地问明了原因后,便一本正经地说:"我出去讨债刚回来,还没有吃饭,爸爸,你就跟我一块吃吧。"

父亲吃完饭,还是气愤难消:别人说多子多福,我却多子无饭吃,还不如无子。经过一夜思考,第二天(大年初一)他便带上田契、屋契、山契到一座庙出家去了。他还对子孙发出誓愿:"凡我子孙,年初一跟我食斋者,发达吉昌;不跟我食斋者,早死早亡。"他这一招,其实是为了使子孙不忘这件事,教育后人要孝敬奉养老人。从此以后,每年年初一这天,很多人便食起斋来了。

赌纸牌--客家人家里,平日是不准赌博的,唯独农历过年期间例外,大家聚在一起"赌纸牌"或"跌状元签"、"跌猴子"、"二十一点万历牌"等等作消遣。

转妹家--"年初四,节初六"是说过年正月初一一至初四日过节五月初六日出嫁的女儿应尽可能的回娘家探亲与家人团聚。

舞龙、舞狮--过年期间各村庄均有舞龙舞狮队出现,是一种尚武精神。

出年挂--年初六"出年挂"新年到此近尾声,虽接看而来的还有"正月半"(即元宵节),"烧烟架"(即放烟花)"放孔明灯"等精彩节目,而出年挂之后各行各业都放鞭炮"开张大吉"了。

下面简介各地客家人过年的一些习俗:

台湾:丰盛的团圆饭

台湾客家人是以原乡广东五县即:嘉应州、梅县、蕉岭( 原称镇平县)平远、兴宁、五华 (原称长乐县么口湾客藉同乡称四县),及海、陆一即海丰、陆丰县一为主,所以台湾地区的客家年俗也与两区的相似。

除夕之夜,台湾岛内客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或叫"团圆饭")。这一餐当然要格外丰盛。

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韭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汤圆、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的年糕),则有延年益寿之意。此外,还有一种咸味萝卜年糕,食用时需经火烤热后再用紫菜包起来吃。它除了具有解荤腥、调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来年"好彩头"之祝愿(台湾地区称萝卜为菜头,与"彩头"谐音)。

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其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的颈项上的。

闽西:大年三十吃"腕子筒"、"长命菜"

闽西客家人从年二十五"入年假"过小年始至除夕,是过年的准备阶段。

大年三十这一天,客家人的主要事情是"上红"(贴春联和红纸)表示红红火火。之后,贴门神、祭祀祖先、准备年饭、守岁等。而年饭中"腕子筒"与"长命菜"是闽西客家人少不了的菜。"腕子筒"就是红烧猪蹄,这红烧猪蹄很有特色,不仅肉烂,更是香浓可口,这里面的配料有的是当地的植物根茎,因此形成的香味独特;"长命菜"其实就是整只的鸡或整块的猪肉放进锅中烹煮,再将整个大萝卜和整棵的芥菜加进去,这里面的含意很深刻。

在餐桌上,客家人如何进食也还有一番讲究。鸡头由长者吃,翅膀给出门的男人吃,读书的孩子吃鸡臂(腿)。酒洒倒在桌上视为发财,碗被摔碎看作会添丁,掉落了筷子当作有食缘......守岁,也称点岁火。客家人要用特制的三盏油灯分别点在厅、门、灶上,直到天亮。如一夜通明,这将意味来年吉祥平安,万事亨通。

三明:吃"甜头"、"考头水"

三明市不仅是福建和内地联系的主要通道,而且是历史上"衣冠南渡、八姓入闽"的桥头堡、聚集地和扩散地之一。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灶神上天的日子,家家户户把锅台洗刷得干干净净,傍晚点烛烧香放鞭炮,用酒、米、灶糖、灶饼等素供祭祀灶神,据说是为了堵住"灶君"的嘴,要他"上天奏好事,回宫保平安"。"送灶"时家家还点盏竹制的"八卦灯",一直燃到正月十五才熄灭,称为"长明灯"。

大年初一,大人小孩凌晨即起,穿戴一新,鸣炮开门,以图开门大吉。尤溪人在早餐前要煮生姜红糖茶先吃"甜头"。早餐皆为素食,或线面、或汤丸,象征长寿、团圆;沙县早餐必有大蒜、豆腐、红头菜(菠菜)等,寓新年诸事合算、富足、开门见红之意。旧时初一,人们往往上寺庙谒诸神、拜祖宗,祈求平安;乡邻见面,彼此拱手作揖,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这一天,大人小孩都禁止讲不吉利的话。如碗打碎了,要说"碎(岁)碎(岁)平安";小孩摔跟头,说"拾元宝";受伤流血,称"见红有喜"......初一上午,将乐某村群众还有到水井、溪边争挑第一担水之习俗,叫"考头水",寓新年事事第一。

从初二起,人们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一般拜年者不能空手,要带糕饼糖果之类,给长辈要带红糖,拜年者返回时,主家要回送同等价值的礼品,叫"礼尚往来"。

陆川:无鹅不像年

广西陆川客家人主要从福建省上杭县和福连珠玑巷迁徙而来,目前约有五十多万人,和邻县博白均为客家人主要聚居地。

陆川客家人喜欢吃鹅肉,鸡肉反成其次,有"无鹅不像年"之说。据老一辈人说,从前客家人颠沛流离,生活比较贫困,而鹅个头大,生长速度快,耐饥少病,没有饲料时还可用青草喂养,非常适合客家人迁徙时带在身边。而且鹅大肉多,可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体现客家人豪爽的性格,走亲戚时带上一大块肉也有面子。农村家家户户都养有鹅,少的几只,多的十几只,一到春节鹅的叫声此起彼伏,未见人影,先听鹅声,饶有情趣。

四川:舞鸡、舞春牛

在川籍客家人中,二三百年来仍保持了客家的传统风俗习惯。在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年轻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

舞春牛更为有趣。"春牛"是用竹片巧妙编织而成,牛头、牛角糊上绵纸,画上牛眼,牛身是一块黑布或灰布。舞牛人敲锣打鼓在村中表演,钻进布底的两人,一人在前撑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后面跟着的是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此外,还有敲锣打鼓的,领唱春牛歌的,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舞罢上村又到下村,从初一闹到元宵节。舞春牛的人们为农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同时,也寄托着对农家丰收、祥和的祝愿。

赣南:诸多禁忌

赣南客家人过年有诸多禁忌。正月初一不向屋外倒垃圾、泼水,忌进菜园摘菜,这天忌开口骂人,要说吉利话。除夕、春节及大的节日和喜庆日,忌碗筷掉地。正月初一至十五,忌向他人借款或催贷。新年"出行",忌有女人在场。正月初五是"五谷神"生日,这天家家不能煮生米,只在前晚煮好夹生饭,第二天早晨蒸熟,黎明时,家家烧香迎接"五谷神"上谷仓,祈保"五谷丰登"。

赣南客家人讲究"吉利",每月初一、十五要说吉利话,"无"要说成"有"。宁都大沽、小布等乡村"帽子"要说"有子",因为"帽"与"毛"谐音。新丧家人忌讳到别人家贺年。大年初三称为"穷鬼日",一般不外出,不宴请。这天要做的事是把初一以来清扫的垃圾送至村边,点燃三炷香后烧毁,俗称"送穷鬼出门"。

浦北:年初一"偷青"

广西浦北客家人主要分布在石埇、张黄、安石、大成、樟家等14个乡镇,占全县总人口的40%左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的浦北客家人,还保留着许多传统习俗。

春节,是浦北客家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先在腊月二十三祭灶,送"灶王爷上天"。然后农家妇女搞清洁,男人置家具,人人添新衣。除夕中午,男女老少,满面春风,宰鸡杀鹅,煮糯米饭,以传统的客家菜肴供过各方神灵后,举杯欢庆团圆。就是千里之外的亲人,也要赶回来同吃团圆饭。除夕夜,客家人要贴对联、贴桃符、放鞭炮。阖家老幼在长明灯下,聊天玩乐,通宵不眠,畅谈一年的丰收,展望新年计划,这又叫"守岁"。时间一交零时,千家万户,都到厅堂上香,放烟花炮竹。初一这天,不杀生,不吃荤,不搞生产。早饭后,村里的青壮年舞龙舞狮,到圩镇或邻村拜年,主人出门燃放鞭炮、派红包。这天,浦北客家人还有"偷青"的习惯,采摘地里少许的菜花、生菜、葱、蒜等。因"菜"与当地客家话的"娶"、"财"字谐音,分别寓意"娶花"、"生财"、"聪明"、"有得算"。

炎陵:初三"送穷鬼"

湖南炎陵客家人十分看重过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是客家人的祭灶日。这天晚上,他们把灶台刷得干干净净,将旧"灶君"像取下烧掉,早晨再把新"灶君"像贴上。送迎灶君时,都摆置酒肉、糖果、米果等供品,并在灶前烧香、点烛,燃上一串鞭炮,进行拜祭。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入年挂",也就进入了紧锣密鼓的过年阶段。这时,外出的人都纷纷往家赶。入年假后,大人便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客家人很讲究卫生,入年假前后,要择吉日将屋内屋外,进行一次全面清扫。

大年三十是农历最后一天,也是过年的高潮。这天上午,家家户户从大门到各小门、谷仓、牛栏都贴上鲜红的对联,连水缸边都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干净的新衣裳,欢欢喜喜过大年。做完这些,他们还要在厅堂挂起祖宗画像,摆上供桌,设立香案,摆起鸡、肉、果品等供品,敬奉先人。

除夕夜吃团圆饭的时候,在丰盛的菜肴旁,他们还不忘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过年。饭前,先给祖先敬酒。席间,让小孩吃鸡腿,以示爱幼。

除夕夜要守岁,每个房间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灯"。有些地方连牛栏、猪舍也上灯。这天晚上,小孩都能领到长辈发的压岁钱。

正月初一的大门是不能随便打开的,要等待吉时。时辰一到,家家大门打开,霎时鞭炮齐鸣,响彻整个寂静的山野。这天起,大家相见都打拱互道:"拜年,拜年!"这天,儿孙们要给长辈拜年。

正月初二是走亲戚拜年的日子。俗话说"初一崽,初二郎",女婿要带着妻子小孩,提着礼物到岳父母家拜年。

初三送"穷鬼",这天一大早,他们就把家里积存两天(大年初一、初二不能倒垃圾)的垃圾,往路边一倒,将装垃圾的畚箕往垃圾上一扣,燃上3根香,放3只鞭炮道:"穷鬼去,富鬼归"。这表示送掉了穷鬼,家里从此走向富裕。

拜祭也罢,"送穷鬼"也罢,表达的都是客家人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

3、广东梅州有哪些风俗?

广东梅州是蕉岭客家人,是古代中原汉族的后裔,在长期手产生活中形成了客家人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意识。他们年三十夜全家吃团圆饭然后去老祖屋敬祖宗,和接财神,初一早晨再去老祖屋敬祖宗,然后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初三到初六是回娘家的日子,初七要吃七样菜。

4、二次土葬的根本办法?

在岭南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常见葬风是二次土葬。这种二次土葬的风俗,在明清两代随着闽西和粤东华人大批南下,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也成为马来西亚常见的华人葬式之一。

二次土葬是在人死入土安葬3年或5年,甚至更久以後,重新起死者遗骸之残骨於地下,另再埋葬。这种作法是要待人体软组织完全腐烂和分解後,再打开棺罂、捡 骨,用白酒洗净,然後按人体结构,脚在下、头在上、屈体、装入陶罂(罐,俗称“金罂”),盖内写上死者世系姓名,重新埋入地下。这种二次葬,亦称为“洗骨 葬”或“捡骨葬”。

盛骨陶罂也有俗称为金罂、金塔或金城。金罂不一定在原地下葬,而多会另行选葬在所谓的“古地”。过去,当二次土葬曾是广东盛行的习俗之时,有条件的人家第 一次埋葬亲人并非葬落永久之葬地,而是等待屍骨腐化,择地再葬才正式修坟;无条件造坟的人家则将“金罂”寄放在安全的山洞中,或在山坎上挖一小龛寄放,等 待再修墓造风水的时机。在中国也有一些农村中有集体“阴城”,供村中的人家寄放,在马来西亚则少见此俗。

在中国,“二次葬”拾金,骨骸将入“金罂”的时间,大体都在农历八月初一起至寒露前。本地则时间不拘。

但在明清以来,把迁葬与财富利害关系结合的观念流传以至东南亚,二次葬往往涉及现实的功利因素。不少家庭其实是在相信风水有助财富的观念下,接受风水师的劝告,自行拾金,迁葬先人。

二次葬的历史

■火葬墓
二 次葬跟一次过埋葬的葬法一样古老。考察广东新石器时代遗址即能发现当时已流行这种葬法。例如,石峡文化的氏族公共坟墓里,就分别拥有一次葬和二次葬的故葬 址遗址。此外,还有火烧墓穴及一墓存两套随葬品的情况。成书於战国时期的《墨子》卷6《节葬)下篇曾指出:“楚之南有炎人国,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 後埋其骨,乃成为孝子。”这是关於二次捡骨葬的一条最早记载。

《墨子》书中所指的“楚之南”当然包括岭南。今日回溯,文中地点并与广东曲江石峡文化遗址地望相符,可见这一葬俗在广东源远流长。

在中国,有关二次土葬风俗的记载很多。据顾炎武着《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00,《广东四》,明代粤北之人“死3日则权厝之中土,3年後取遗骸为坟葬之”。同一篇文字又说,清代兴梅客家地区,“俗父母葬10年皆议改葬。改葬者以罂易棺,捡骨而置之”。

根据光绪《惠州府志》卷45,《风俗》篇,惠州一带风俗都是“择吉壤安葬,……各县大抵相同,或有惑於风水之说,停柩期年,3年而後葬者,或有葬不数年,启土剖棺、纳骨於瓦罐,名曰金城,迁葬他所者。”

据光绪《嘉应州志》卷5,在潮汕地区,“葬後10年或10余年,则易其棺而贮骨於瓷罂,名曰“金罐”。骨黄者,复痤原穴,骨墨者,另觅佳城。”

民国版闽西《上杭县志》卷21称:“又有改葬之陋俗,亡12年後棺朽而肉化,以罂易棺,捡骸而置其中,曰骸金罂,曰金罂迁,转徒不定,取先骸而珍藏之,便於携带。”

广东蕉岭“二次葬”亦成习,《石窑一徵》记述曰:

“俗父母葬10年皆议改葬。改葬者以罂易棺。捡骸而置之罂,亦有虞失瓦棺之义也。捡骸曰捡金,故罂曰金罂。改葬者启其殡,见土色佣而燥,骨无朽,则仍葬故处。如土色黑而湿,骨将朽,则迁吉地。”

5、梅州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蕉岭客家人,是古代中原汉族的后裔,在长期手产生活中形成了客家人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意识。
一、生产习俗
以耕田为主业,禾分早晚两季。农忙时村人互帮互助,不计报酬。男人多外出谋生。理家与耕作由妇女担任。传统农具有犁耙、辘轴、脚头、铁扎、禾镰、荡耙、木制龙骨水车等。
妇女上山割草代名叫割鲁萁,客家妇女鲁萁担最有特色,一担鲁萁二头共八捆,用竹杠勾索绑担,四平八稳,旧时,园中种苎,妇女用其织为夏布,名曰家机布。另种黄麻以编绳,作萝索、牛索等。
二、生活习俗
服饰 旧时用自织的织家机布制被和衣着,今已淘汰,清至民国初期,官吏豪绅及儒生穿长袍马挂,平民男女服装为开襟式,女的为在则开襟上衣,称大襟衫,衣长齐膝,现在服饰多样中西服盛行。
鞋帽 旧时有布鞋,俗名阿姆鞋。草鞋和粤俗传统木履,现时的品种多,式样日趋新颖,旧时冬天男人戴毡帽、礼帽和棉帽。妇女冬日戴帽(头裙)蓝布所做。
饮食 一日三餐,米饭为主。旧时早上用锅煮饭,用罩捞把饭捞起,盛于饭曾瓦 中,供一天吃,传统名菜、名吃有“蒜头焖猪肉”、“焖狗肉”、“炒鸡酒”、“盐火局 鸡”、“扣肉”、“蘸仔鸭”、“酿豆腐”、“鱼生”、“仙人板”、“猪油板”、“锅笃板”、“黄板”等。

民居 最具特色和代表性客家民居是“围龙屋”,它多建在丘陵、斜坡地面或田畴交错的小丘前。其所采用的建筑工艺,是中原汉族建筑艺术中最先进的“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形式,其结构一般是“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屋前有一晒禾坪,大门之内,分上、中、下3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以两厢向后延伸,形成马蹄形的后围,其特点是以南北子午为半轴,左右对称,以屋前面的半月形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屋结合成一个大极形整体。

三、婚姻习俗
解放前,蕉岭人的嫁娶分为“大行嫁”、“童养媳”、“等郎妹”、“二婚亲”。大行嫁,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程序有定亲、纳彩、迎亲、拜堂闹洞房、做三朝等礼节。迎亲之日,女子穿旗袍、戴凤冠、乘花轿,出嫁时,先行一童桃枝或榕枝开路,谓拖青,男家鼓乐迎亲,花轿到男家后,新郎要踢轿门扶新娘入屋拜堂成亲,旧时小户人家生有男孩后,就向邻近外姓人捡(收)一女孩,俗谓“细心舅”。待成年后于除夕晚成亲,称圆房,此为童养媳。等郎妹即旧时有些贫苦人家当时自己没有儿子,先买个女孩来抚养,等自己生有男孩后,即配为偶,长大后即行婚配。有的媳妇长到十八岁,“小丈夫”才几岁,故有“十八娇妻三岁郎”的说法。二婚亲即妇女再嫁,旧时多受歧视,新中国成立后,婚事新办,大兴文明之风,有集体婚礼、男到女家、旅行结婚、开茶话会等形式,婚礼简朴而热烈。
四、祭祀习俗
旧时,老人逝世,俗称“过身”;安葬,俗称“还山”。葬礼亦有许多繁文缛节,有钱人家还要延僧诵经(俗称做斋)。蕉岭县用棺木土葬为尚,今已除旧习实行火葬,祭祀,蕉岭各姓均有祖祠,设于县城者为宗祠,设族中曰家襟祠亦称祠堂。祭祀祖先分春祭与秋祭,春祭主要为扫墓形式,秋祭在八月,每姓各有祭日,从八月初一至秋分为止。但也有部分地区祭祀祖先日期七月半或其他时间。

6、来梅州不可错过的民风民俗

当人们到广东梅州旅行时,大多数都会去看看那些a级景区,比如客天下旅游产业园、雁鸣湖旅游度假村,还有桥溪古韵景区……这些诗画般的山水美景总让人流连忘返,可是,梅州是否就止于这些游记里几乎必提的景观?其实不然,也许在不经意间,你就错过了梅州人少景美的另一面。以下是我整理关于来梅州不可错过的民风民俗,欢迎欣赏

来梅州不可错过的民风民俗 篇1

梅州阴那山数星星看日出


阴那山位于梅县区雁洋镇,其东南为大埔县英雅乡,距梅州市区40多公里,是梅州首屈一指的胜景名山,人称粤东群山之祖。你一定想不到山上居然屹立着全球海拔最高的科普天文台,每年都吸引着一大拨来自全国各地的天文爱好者前来观天、察星……也不知能否看到“来自星星的你”呢?也不知能看到那灵验的流星雨不?

凌晨时分,拾级而上,经九百九十九级“天梯”,便抵达海拔1298米的玉皇顶,体验“一览众山小”的“高大上”,山川秀色尽收眼底。不知不觉,霞光已染半边天,一轮红日渐渐地从东方冉冉升起,云蒸霞蔚,颇为壮观,唯我独享,甚是满足也!

来梅州不可错过的民风民俗 篇2

到世界长寿乡来场养生体验


梅州蕉岭成为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的世界第七个、全国第四个“世界长寿乡”。在这里,假若你看到百岁老人劈柴煮饭、提水挑担、唱歌下棋……你都不用诧异。梅州蕉岭森林覆盖率达79.34%,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丰富,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让人惬意吞吐,无限舒畅——高品质的生态自然环境使蕉岭成为纳福得寿的宝地。

经科学检测,蕉岭的土壤和水源都富含对人类健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硒元素,人体摄入后能极大增强抗病能力。富硒水土,有机栽培,馈赠出健康环保的大米、花生、竹笋、甘著、淮山、茶叶、蜂蜜、葛根、金桔、五彩豆等富硒食品,加上起居有时的规律生活,成为蕉岭人健康长寿的秘方。

来梅州不可错过的民风民俗 篇3

到高山茶海品一杯单枞茶


梅州是著名的单枞茶之乡,在汉族传统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它特殊的品质——条索紧结,呈乌褐色或灰黄褐色,油润,具有自然的花香、山韵蜜味;汤色橙黄(初制茶)或金黄(精制茶),透彻明亮;滋味醇爽、持久、回甘力强;极耐泡等特点。

在梅州,风景优美的品茶好去处数不胜数:梅县雁南飞、灵光寺、清凉山,丰顺八乡山,大埔西岩山等,还能满足你采茶和做茶的愿望。 山溪中取来山泉,泡上一壶原汁原味的单枞,那种唇齿留香的韵味,让人会终生难忘的。 端一壶茶,站在茶田高处,遥望群山,近翠远黛,连绵起伏;俯瞰茶田,碧波浩淼,整齐划一,那是何等的`美!

来梅州不可错过的民风民俗 篇4

到围屋老家感受客家传奇


梅州围龙屋是客家文化的根,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有人说,不进围龙屋就等于白到梅州。且不说这句话的严谨性——梅州客家人文、山水资源之丰远不止于此,但围龙屋对于世界客都梅州的重大意义可见一斑。

梅州现存的客家围龙屋总数有上万座,遍布于梅州地区的山水间,普遍有着200-600年历史。其中,仁厚温公祠、南华又庐、泰安楼、花萼楼等,都是神奇的围屋代表。围龙屋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民居建筑奇葩。

附:梅州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

1、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当然,这个时候理发,就要付“年价”了,比平时贵了不少;甚至一些服务性行业的收费,也纷纷起价。

2、过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具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作“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3、洗柚叶澡

早上摘回柚叶,中午过后家家户户将柚叶放入锅内水中烧开,每人都要洗柚叶热水澡,其意是把污秽、“穷气”、“衰气”洗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洗过柚叶澡后便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换下的脏衣服当天要洗涤干净。因此,洗柚叶水澡含有除旧布新之意。这一风俗逐年淡化。

4、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5、“开墟”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会到集上表演,叫作“开墟”。

7、蕉岭过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蕉岭过元宵节的习俗第一是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第二是观 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 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粤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第三是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 ,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第四是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第五是舞 狮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 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第七是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还有几个特殊活动 。

 例如: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还有: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8、中国10个著名的长寿之乡,都有哪些?各地都有什么习俗?

中国10个著名的长寿之乡,都有哪些?各地都有什么习俗?首先说一下广西的巴马,这个地方是典型的长寿之乡,据说有很多患过癌症的病人到巴马生活一段时间以后就能够恢复健康。主要原因是因为巴马的空气质量非常好,而且大山里面的植被非常丰富,是一个天然的氧吧。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新疆的罗布人村寨,我是在2010年夏天的时候到达了新疆南部的库尔勒市,有幸知道了诺布人村寨这个地方,于是和几个朋友相约前往。

其实罗布人村寨这个地方就位于著名的罗布泊,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核武器的诞生地就在罗布泊。上世纪50年代,这里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外人都不知道,在地图上也找不到这个位置。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地方逐渐被众人所知,当年我国研究两弹一星的秘密也终于大白于天下,于是罗布泊这个地方也就出了名。与罗布泊同样出名的并不仅有核武器,而且这里有一个村寨名字就叫罗布人村寨,这个村子并不大,但是据说这里的超过100岁的老人多达上百人。一个总人口只有不过千人的村子,百岁以上的老人就有这么多,不得不让人十分惊奇,与我同行的一个朋友告诉了我这个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百岁老人?

原来,罗布人村寨四周都是沙漠,只有这一片地方有小部分的绿洲,由于有水源的支持,这一片沙漠里长满了胡杨和沙漠植物,能让这些百岁老人长命百岁的主要有三件宝物:一个就是这个地方盛产罗布麻茶,现代科技证实罗布麻茶具有降压、降脂、减肥等功效,也是当地人所称的长寿茶,正是因为这里的人长期喝这种茶,所以他们很少有人得“三高”,个个身体健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沙漠里有一种特别著名的中草药叫肉苁蓉,这种肉苁蓉只生长在沙漠地区,它的根是一种非常好的上等补药,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

生长的这片沙漠当中的植物还有沙棘和红枣,这两种也是非常好的中草药,红枣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红枣的功效,补血益气。而沙棘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除了以上功效以外,它还能够有效的补充人体微量元素,其延缓衰老、抗氧化作用非常强。以上就是罗布人村寨百岁老人多的真正原因。这个地方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风景名胜,特别是这里的胡杨也特别出名,秋天的时候在沙漠里面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9、谁知道梅州客家人的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称为“春节”,俗称“过年”。正月初一前一天为“除夕”,俗谓“年三十日”。

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传统节日。从农历十二月十五日起,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室内室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过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为“入年架”,着手准备过年的食物和用品。接着一连几天,家家户户忙着做年糕(甜粄)、煎油果(油挤子)、炸酥烧、炸肉丸、熏鱼、卤鸡鸭等。到年二十八、二十九,家家贴春联,贴门神。从这天到年初三或年初五晚上各家点灯照明到天亮,俗称“点年光”。

年三十日为统一祭祖时间,家家户户挑着竹装的三牲、斋果、酒、菜等,到祖祠祭祖。这天老嫩大小穿着新衣服,村子里锣鼓喧天,鞭炮放得特别多。

初一,是新年的一年开始,天还未亮,到处燃放鞭炮,人人说好话,互相道贺。一早,金狮队敲锣打鼓,串村过户,到每家“拜新年”。金狮先到厅堂伏拜(俗称参神),再到各家厨房伏拜,拜时户主放炮竹,狮头朝向喜炮舞动,户主给红包表示谢意。年初一直至初十,均有舞金狮表演。表演时,2人饰演猴子,1人饰沙僧,1人顶狮头,1人牵狮尾,伴演狮子,猴子活泼,跳来跳去,翻筋斗,飞桌面,穿桌角。猴子和沙僧合作,表演弄狮各种动作。然后,由金狮队武术人员表演拳、棍、刀、钩镰、耙头等项武术,表演便告终结。舞金狮是群众喜爱的传统节目。

春节期间,白天人们很活跃,男女老幼总爱热闹。有的逛街、游公园、拍照留念;有的舞狮、打锣鼓、弹琴吹唱;有的玩扑克、打麻将,等等。晚上四处锣鼓喧天,爆竹连天,烟花腾空,五颜六色,歌声笑声,欣心悦耳,家家热闹,人人欢乐。

年初二,是转娘家、探亲访友的一天。家家热情待客,处处谈笑风生,说不尽新年快乐。转娘家的妇女,有的舍不得离开娘家,因此有:“初一就话初一头,初二又话年下头,初三又话穷鬼日,初四嬲一日,初五‘唱也圩’,初六唔好归,七不去,八不归,初九初十看打狮,十一十二又有龙灯会,索性月半才来归”的儿歌。

初五日,俗称“出年架”或“唱也圩”。因这天原是圩日,人们来往街上,一见熟人就互相拱手拜年恭喜。初七那天称“人日”,家家吃“七样菜”:芹、葱、蒜、春菜、芫荽、甜菜、韭菜等,取其勤劳、聪明、会划算、有春光、团圆、甜蜜、长久之意。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松口过正月半的时间,一般定在十二、十三、十四,以十四那天过月半的为多,却无人定在十五,这与别地在十五过月半完全不同。

过正月半那天像过年一样,以三牲敬神祭祖,人来客往,吃丰盛的菜饭。

松口人有闹元宵的风俗习惯。清代直至民国期间,在米圩坪搭花灯棚,举行闹花灯的盛会。看花灯的人摩肩接踵,十分热闹。凡添了男丁的家户,要在祖公厅供祭品祭祀祖宗,并悬挂花灯,以庆添丁之喜俗称“上灯”。元宵节晚上不少人还放孔明灯(相传为三国时的诸葛亮所发明)。李氏家庙曾放过用160张纱纸做的孔明灯,用特制油灯盏挂进孔明灯内,点燃充气使其升空。孔明灯放油盏的下边还挂电光炮、小鞭炮、火箭、烟花,升到高空时鞭炮、电光炮间隔隆响,火箭四射,烟花闪光吐艳,十分好看,热闹非常。各姓祖屋大门两旁还要挂上大灯笼照明,放烟花、火箭、鞭炮。

新中国成立后,仍有过正月半闹元宵和升丁的传统习惯。但为防止放孔明灯引起火灾,故禁止放孔明灯。至于放烟花、火箭则指定到安全的地方燃放。1955年正月半,在中山公园北边牛角塘洛阳桥燃放烟架、火箭、烟花,观众站满了牛角塘的四周,一片欢腾热闹。

清明

有史以来,松口就有过清明节的活动。清明那天,客家话叫“青名”。宋代高菊卿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天,牵儿带孙去扫墓的人很多。

清明那天,人们要做“清明粄”吃。此习惯流传已久,至今还有人用苎叶、艾叶、白头翁等植物叶子混和米粉做成的清明粄这一习俗。

太阳生日

“太阳生日”是梅县城乡各地民众特有的一种节日。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农历三月十九日,是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北京煤山“吊颈”的日子,从此明朝灭亡。据说,李二何为了让人们加深对明朝的思念,又不敢明明白白宣传,怕遭当政者镇压,危及当地百姓,便号召民众祭太阳,说这日是“太阳生日”。他还写了一首《太阳经》,把明朝皇帝当作太阳来拜祭。

每年农历三月十九日那天,不少家户挂上红灯,对着太阳摆一张桌子,放上斋果寿面祭祀,口中念着《太阳经》。《太阳经》的内容大致是:“太阳三月十九日生,家家户户点红灯。太阳一出满天红,家家门前挂灯笼。太阳明明珠光佛,四大神明掌乾坤……”。还要烧纸制的太阳衣、太阳帽等。当天还要吃炒面以作纪念,所以街头打面店买面条的人很多。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叫做端午节或端阳节。是人们纪念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投汩罗江的日子。初四日,家家办节料,裹粽子。传说战国时人们在农历五月初五将粽子投汩罗江,借以悼念屈原,沿袭成俗,故有裹粽子风俗。初四那天,除裹粽子外,家家还准备好过端午节的肉类、食品和用品。

初五为端午节,各家的大门、间门、厨房门都要挂香蒲,午餐时要喝点雄黄酒,有避邪之意。这日上午,家家摆出三牲、果品祭祖宗。中午,家人团聚在家里,共吃一顿丰富的团圆餐。初六日,就是转娘家、走亲戚的一天,各家都以酒肉款待来客。

端午节,旧时在松口镇沿南北两岸地方,有龙舟竞渡的风俗。由溪北(五显宫和王显宫)的龙舟与溪南(汉帝宫和月泮宫)的龙舟进行比赛,时间一般是五月初一至初十的每天下午,端午节前各宫“福首”邀集群众筹款,主持赛龙舟的事务。四月里就各自修理龙舟,三十日下水。

五月初一、初三和初五上午,各宫装彩龙舟进行“朝宫”活动。不论龙舟往上划或往下划,凡到各个神宫前(上行有月半宫、王显宫、关帝庙、谭公庙、广福宫、集福宫;下行为王镇宫,天后宫、五显宫、汉帝宫、显龙宫、金盘宫、王济宫、王明宫),龙舟指挥员须进宫焚香朝拜(故谓“朝宫”)。龙舟上驶或下驶,沿途彩旗招展,鼓乐齐鸣,鞭炮连天,划者欢欣活跃;两岸群众伫立观看,挥手助兴。

初一至初十下午均有龙舟比赛。初五为初赛,初十为龙舟决赛。比赛更是精彩,两岸观众人山人海,非常热闹。每一龙舟上,有划手32人,舵手1人,指挥员1人,敲锣及舀水的各1人,共36人。现在的龙舟略小一些,只有27人。比赛时,双方齐头向前划进,互有前后。指挥员观察水势,认为有利时就将指挥棒(由短秆龙旗捆成)在龙头边唇上一击,表示下决战的号令。双方头划手齐下,其它划手则更加使劲,到终点时胜负已分,胜方则举桨划欢呼,鸣炮以示胜利。在比赛过程中,两岸观众热烈呼喊,为划手助威,尤其在双方下令决赛时更是喊声雷动,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抗日战争期间,龙舟竞赛曾一度停止。建国后的1950年至1952年还有龙舟比赛,1953年终止,直至2000年中断了47年的龙舟赛又恢复活动了一年,后来不知何故又停锣息鼓了。

秋日

立秋那天,农事已完,是为庆丰收的节日。是日,家家做味酵粄。松口人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蒜仁和油煎黄糖水做成“红味”,浇拌着吃;另种吃法,是用肉料、菜和味酵粄混着炒来吃。

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古称中元节,俗叫“七月半”,又称“盂兰节”,俗称亡魂节。那天,松口镇一般家户须备三牲拜祖宗、敬亡魂。有少数姓氏要扫墓。多数人只在那天加菜,而没明显过七月半祭亡魂的习惯。

作福

“作福”对松口客家地区的老百姓来说,是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是善男信女祈祷神明保佑的一种习俗。

作福的名目和时间,有一村或一姓特有的,但时间都有固定,一般在农历八月初三,每年如期举行。

作福之日,各户人家的亲戚朋友都会来祝贺和“看热闹”,可说宾客盈门。家家户户办丰盛午宴,以招待客人,有的还要煎圆、踏粄、酿豆腐。

旧时,作福这天,一些村寨有游神“扛公王”出巡的活动,晚上请木偶戏班在村中演出。松口地区的各村各姓都有公王庙。松口镇附近的王济宫和五显宫可称当地最大的公王庙。公王是受人们崇拜敬仰的一偶像,当地人把本姓人曾做过官的先祖或历史上受人尊崇的忠臣、清官的雕像立在庙中为公王供人膜拜,祈祷公王保一方平安。如仙口村人的公王是梁氏先祖梁克家(梁氏64世孙南宋绍兴年间进士官至右丞相)立为村中公王,后裔设庙纪念他。每年按规定时把公王从庙中抬出来在村中逐屋巡游。

公王出巡时要举行出宫、入宫仪式。出巡时公王坐在公王轿中由4人抬,阵容和古装戏中的大官出巡时的阵容一样。人们敲锣打鼓擎着彩旗,数十数百人列队而行,非常热闹。

1950年以后,松口没有游公王的活动了,而作福习俗的一般活动延续至今。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

月到中秋分外明,故有赏月的传统习俗。那天晚上,各家的人都团聚一起吃月饼,谈心赏月,欢庆“月圆人更圆”。旧时有扛“菜篮神”、“伏仙姑”、“扛猪屎长工”等习俗。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重九,是汉族传统的民俗节日。

相传晋朝孟嘉在重阳那天游龙山,风吹落了帽子,后人就以“秋风落帽”代替重九登高。唐代诗人王维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七言绝句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见重阳登高习俗早已形成,客家人继承了这一中原风俗。

在客家地区,此日多作登高活动,含避灾之意。旧时,“重阳节”放风筝活动很普遍,孩子们也参与。重阳登高沿古俗,至今仍极盛行,登高游览者络绎不绝。在梅州地区,人们在重阳节那天游览名山胜景,如梅县阴那山五指峰、王寿山、平远南台山、五指山、蕉岭长潭等。松口地区的人不能外出远游者,则登元魁塔或万宝山。每年重阳节都属旅游旺季,各地名山胜景游人如鲫,盛况空前。现在,梅州客家地区称“重阳节”为“敬老节”、“老人节”。

冬至

松口有“冬至挪圆,夏至买田”的俗谚,所以冬至那天做“圆粄”(汤圆)吃的家户很普遍。还有不少家户根据“冬至羊,夏至狗”的滋补经验,买羊肉炖酒吃。

上述种种习俗,与中原一带大体相同,也是梅州各地客家居民多为中原南迁汉人又一佐证。

热点内容
用称称嫁妆 发布:2020-09-12 19:11:27 浏览:511
五星级婚宴 发布:2020-09-12 17:55:19 浏览:511
婚礼乐队 发布:2020-09-12 20:13:00 浏览:510
太庙婚纱 发布:2020-09-12 18:59:26 浏览:510
北京摄影婚纱 发布:2020-09-12 17:43:09 浏览:509
耍新郎 发布:2020-09-12 20:11:18 浏览:508
王子婚纱摄影 发布:2020-09-12 17:52:22 浏览:508
外景简笔画 发布:2020-09-12 15:57:17 浏览:508
拍外景婚纱照 发布:2020-09-12 17:43:26 浏览:507
我们结婚了2013 发布:2020-09-12 18:42:33 浏览:506
网站地图